荔枝香
千秋節當八月五,御樓卷簾看馬舞。
黃衫玉帶分兩行,繡衣宮人擊雷鼓。
梨園法曲凄且清,相傳猶是隋家聲。
宜春北院蛾眉小,初按新聲未有名。
侍女焚香跪瑤席,更看真妃作生日。
恰值南方驛使來,旋采風枝露猶濕。
當時盛事人爭傳,荔枝香曲是新翻。
宮中行樂事亦秘,此曲不許人間聞。
馬嵬夢斷香塵息,滿山荔子無人摘。
卻歸西內冷如冰,一聽遺音淚空滴。
千秋節當八月五,御樓卷簾看馬舞。
黃衫玉帶分兩行,繡衣宮人擊雷鼓。
梨園法曲凄且清,相傳猶是隋家聲。
宜春北院蛾眉小,初按新聲未有名。
侍女焚香跪瑤席,更看真妃作生日。
恰值南方驛使來,旋采風枝露猶濕。
當時盛事人爭傳,荔枝香曲是新翻。
宮中行樂事亦秘,此曲不許人間聞。
馬嵬夢斷香塵息,滿山荔子無人摘。
卻歸西內冷如冰,一聽遺音淚空滴。
千秋節定在八月初五,皇帝在御樓上卷簾觀看馬舞。穿黃衫系玉帶的官員分成兩排,穿繡衣的宮女擊著如雷的鼓。梨園演奏的法曲凄涼又清婉,相傳還是隋朝的曲調聲。宜春北院有位年輕美貌的女子,初次演奏新曲還沒名字。侍女在瑤席前跪著焚香,又恰逢楊貴妃過生日。恰好南方的驛使到來,剛采下的荔枝枝上露珠還濕著。當時的盛事人們爭著傳說,《荔枝香》曲是新創作的。宮中尋歡作樂的事很隱秘,這首曲子不許在民間流傳。馬嵬坡楊貴妃香消玉殞,滿山的荔枝無人采摘。唐玄宗回到西內冷冷清清,一聽這遺音只能空自落淚。
千秋節:唐玄宗生日,即八月初五。
御樓:皇帝居住的樓閣。
梨園法曲:梨園演奏的法曲,梨園是唐玄宗時教練宮廷歌舞藝人的地方,法曲是道觀所奏之曲。
隋家聲:隋朝的曲調。
宜春北院:宮中的一個地方。蛾眉?。褐改贻p美貌的女子。
真妃:指楊貴妃。
驛使:傳遞公文、書信的人,這里指送荔枝的人。
馬嵬:馬嵬坡,楊貴妃縊死之地。
西內:指太極宮,唐玄宗退位后居住于此。
此詩創作背景與唐玄宗時期的歷史相關。唐玄宗將自己生日設為千秋節,宮廷生活奢華。楊貴妃喜食荔枝,玄宗命人從南方快馬運送。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在馬嵬坡香消玉殞,玄宗退位后生活凄涼。詩人可能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創作此詩,感慨世事無常。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唐玄宗時期的興衰。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件和場景描寫展現時代變遷,具有一定的歷史感。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那段歷史的思考和情感。
浴堂深殿近皇居,秋夕詞臣直宿初。
宮女穿針爭落月,官奴持獨看殘書。
萬家乞巧心無盡,斜漢飛光望有馀。
枕上江山夢猶熟,五更風雨過簾疏。
野望曉蒼蒼,川原喜載陽。
云飛山動影,露濕草生光。
柳下尋元亮,花間遇仲長。
攜來一壺酒,開與故人嘗。
浩茫心事費吟謳,
彈與鐘期尚自羞。
紙上空多達觀語,
難遮心底一痕愁。
鴛鴦渚。春漲一江花雨。別岸數聲初過櫓。晚風生碧樹。
艇子相呼相語。載取暮愁歸去。寒食煙村芳草路。愁來無著處。
二十始相識,西樵七十峰。
峰峰挾春酒,坐聽山門鐘。
海日竟不上,白頭還幾逢。
相看兩不變,心與雙芙蓉。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楊里、乍見津亭。
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舊曲凄清。斂愁黛、與誰聽。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何須渭城。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晝腸饑困,望蒹葭深處,擬尋魚蟹。路過九皋剛想叫,雙腳已遭繩逮。
琴當干柴,姜椒雜煮,算是新鮮菜。莫名其妙,為何逢此優待。
忽憶衛懿公朝,遠房祖先,曾欠冤衍債。享受大夫高俸祿,此罪已浮勞改。
狄寇來時,人無斗志,還要軒車載。余殃難贖,報施應及千代。
少年愛睡苦不足,雞鳴催入承明宮。
蹀躞金珂響斜月,丁當玉佩搖回風。
共憐人馬輝光異,肯信簪裊拘攣同。
老便晏寢北窗北,起看日生東海東。
憶昔相逢古佛家,
今朝何意共天涯。
莫將遼海三冬雪,
去比江南二月花。
好在章臺楊柳。不禁春瘦。
淡煙微雨曲塵絲,鎖一點、眉頭皺。
憶自灞陵別后。青青依舊。
萬絲千縷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久矣惟心禱,呼龍徇物情。
均沾四郊足,不負九推耕。
蚌活沙頭脯,鶯新雨后聲。
婁豐斯在望,老瓦醉秋成。
爾弟磯頭真陸沉,
茫茫不記此來心。
扁舟值得曾多少,
天與平安抵萬金。
思君如思酒,一日不飲即不歡。爾來別君已兩載,那得不使中腸干。
今朝忽得梁溪招我書,呼舟火急如追逋。舟子不知行徐徐,而我心中輾轉如車渠。
明朝劃然見君面,握手縱談不知晏。酌君甕中香美之葡萄,洗我胸中萬斛之牢騷。
龍山久別愈岧峣,蘆芽怒發菖蒲高。歲寒始識松凋后,安得盡毀車與棹。
天地為廬室為襖,百壺努力日傾倒,世無別離人不老。
冗懶遂成性,人皆笑此翁。
坐依藤架月,行傍藕塘風。
萬事溪聲外,一生云影中。
自從甘曲枕,不復夢三公。
拉客攜孫心若飛,席陰前嶺話機微。
巖光映酒煙凝紫,秋色留人暮未歸。
欲與黃花分逸致,憑將晚節傲斜暉。
鄰山呼馬興猶劇,醉影參差月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