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歌
大垂手,小垂手,江南白符世希有。
吳姬十指玉纖纖,白苧新裁舞衣小。
秋江四面繞吳宮,吳宮霜橘樹樹紅。
吳王夜燕不知曉,但見紅日升曈昽。
美人低鬟復回袖,持酒獻君君一笑。
人生得意不行樂,白日如梭夜催晝。
吳山依舊吳江清,離宮故苑難為情。
不知誰遣南山鹿,還向姑蘇臺下行。
大垂手,小垂手,江南白符世希有。
吳姬十指玉纖纖,白苧新裁舞衣小。
秋江四面繞吳宮,吳宮霜橘樹樹紅。
吳王夜燕不知曉,但見紅日升曈昽。
美人低鬟復回袖,持酒獻君君一笑。
人生得意不行樂,白日如梭夜催晝。
吳山依舊吳江清,離宮故苑難為情。
不知誰遣南山鹿,還向姑蘇臺下行。
有大垂手、小垂手的舞蹈,江南的白苧舞世間少有。吳國少女手指如玉般纖細,新裁的白苧舞衣短小。秋江環繞著吳宮,吳宮的霜橘每棵樹都紅了。吳王夜里宴飲不知天曉,只看到紅彤彤的太陽升起。美人低著發髻揮動衣袖,端著酒獻給君王,君王展顏一笑。人生得意時不及時行樂,時光如白駒過隙,夜晚催促著白晝。吳山依舊,吳江清澈,離宮故苑讓人傷感。不知是誰讓南山的鹿,又在姑蘇臺上行走。
大垂手、小垂手:古代舞蹈動作。
白符:即白苧,一種白色苧麻織成的布,這里指白苧舞。
吳姬:吳地的少女。
曈昽:日初出漸明的樣子。
離宮故苑:指吳王夫差的宮殿和園林。
南山鹿:比喻亡國之兆。
姑蘇臺:在今江蘇蘇州西南姑蘇山上,為吳王夫差所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此詩可能是作者游覽吳地,看到吳王夫差留下的離宮故苑,聯想到吳國的興衰歷史,結合人生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朝代更迭、世事變遷的情況,引發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短暫和歷史興亡。其特點是將歷史場景與現實景象相結合,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巧妙的表現手法,傳達出深沉的情感。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運用和對人生哲理的探索。
秋江水落白魚肥,正是莼鱸入興時。
舉網得魚溪上路,揮毫走兔簡中詩。
雅知賓幕饒供給,何待儂芹薦斂私。
魯鬲楚魚羞不腆,此誠只有孔門知。
黃鶴山中黃鶴觀,黃鶴仙人此修煉。
功成羽化歸丹丘,環佩珊珊度遙漢。
昔聞有鳥名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
仙人一去不復返,長松落雪秋霏霏。
隔城舒晚嘯,信步得高臺。
亭去名猶在,霜遲菊未開。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來。
逸思飛難禁,昏鐘何處催。
坡謝無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欄干。
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霑衣六月寒。
酒釀可呼仙子飲,池深怕有老龍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縱游人一餉觀。
祥開龍角應三農,小隊旌旗獵獵風。
秧馬趣行田陌外,檣烏飛送櫓聲中。
穰翁預喜甌窶滿,馌婦毋憂杼軸空。
觀稼西成今在望,賢侯此樂與民同。
雙魚書不至,江上又空還。
芳草去時路,暮云何處山。
吟床花片積,釣石蘚痕斑。
惟有思君夢,迢迢夜度關。
遠近人家盡見招,小童環立總垂髫。
玄冰滿椀侵肌爽,絳雪堆盤入口消。
山內不知今晉代,座中猶自問秦朝。
夜深時向花前立,遙見雙株合鳳簫。
仙子高棲海上山,一塵不到石臺間。
鶴隨仙客收棋去,龍伴山僧采藥還。
風送白云歸洞口,鐘隨明月到人間。
不須再問神仙事,花落花開暑又寒。
暖翠浮嵐萬壑春,桃花流水碧沄沄。
同亭祠下生青草,天柱峰頭空白云。
雨后石林群鷺宿,月中山樹兩猿分。
幾時結屋清溪上,鶴氅筇枝學隠君。
磴道山巖下,茅楹竹樹中。
深潭魚可見,攢石路才通。
坐聽潺湲碧,縣思爛熳紅。
平生丘壑志,覽此興何窮。
欲坐又還起,白云隨我行。
一空皆佛性,群動共秋聲。
崩石斜分路,支岡半入城。
明朝山下去,平地見朱甍。
昔年曾此遠風塵,盤谷煙霞每見分。
萬里江河還壯觀,一時冠蓋屬元勛。
海鷗春暖眠沙草,遼鶴秋高度嶺云。
今日重來倍惆悵,草堂應是勒移文。
溪上桃花無數開,花間秋水綠于苔。
不因漁父尋源入,爭識仙家避世來。
翠雨連云流玉洞,丹霞護日抱瑤臺。
幔亭亦有紅橋約,問我京華幾日回。
鳳舞龍飛王氣蟠,兩都賦在一闌干。
伍員不死江潮壯,西子如生越水寒。
春日百花連上苑,秋風落葉滿長安。
錢塘盡占東南美,河洛何人著眼看。
題蔣山
要說六朝遺,一個乾坤幾合離。
豪杰已隨流水去,興亡只有此山知。
古松隔道招游客,丹樹斜陽話舊時。
寄語老僧珍此壁,百年后有古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