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人挽詞
象服夫人貴,荊釵烈女風。
生兒真孟母,擇婿得梁鴻。
書費囊衣盡,杯行澗藻豐。
龍池飛霹靂,雙劍已騰空。
象服夫人貴,荊釵烈女風。
生兒真孟母,擇婿得梁鴻。
書費囊衣盡,杯行澗藻豐。
龍池飛霹靂,雙劍已騰空。
身著禮服的夫人身份尊貴,卻有荊釵布裙般烈女的風范。生養兒子如同孟母一般賢德,挑選女婿如同孟光選中梁鴻那樣得人。為兒子讀書耗盡了錢財,祭祀時祭品豐盛。龍池突然響起霹靂,夫妻二人的靈魂如雙劍般已騰空而去。
象服:古代貴婦人所穿的禮服。
荊釵:以荊枝為釵,指婦女樸素的服飾,后常用來形容婦女的賢德。
孟母:戰國時孟子的母親,以教子有方著稱。
梁鴻:東漢隱士,其妻孟光與之相敬如賓。
囊衣盡:指為了兒子讀書耗盡錢財。
澗藻:山澗里的水草,常作為祭祀的祭品。
霹靂:響聲極大的雷。
雙劍:可能象征夫妻二人的靈魂或精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董夫人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她的敬意和哀悼而作。當時可能社會重視女性的賢德和家庭責任,董夫人以其賢良的形象受到人們尊重,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美董夫人的賢德和她對家庭的貢獻。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生動地塑造了董夫人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性賢德的推崇。
玄元分古觀,南鎮越王越。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記名。 丹砂雖久煉,雞犬自長生。 檻簇鰲頭景,門通鶴頸程。 煙霞隨砌起,花木逐時榮。 古井涵虛碧,疏鐘入戶清。 荒蕪憐夜色,寒溜引秋聲。 丹竃封苔老,芝田積雨平。 風光齊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將身從此,乘云到玉京。
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里倍沾襟。 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官借師,茍具文書。或連數城,亡誦弦聲。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陽祖君無澤知袁州。始至,進諸生,知學宮闕狀。大懼人材放失,儒效闊疏,亡以稱上意旨。通判潁川陳君侁,聞而是之,議以克合。相舊夫子廟,狹隘不足改為,乃營治之東。厥土燥剛,厥位面陽,厥材孔良。殿堂門廡,黝堊丹漆,舉以法。故生師有舍,庖廩有次。百爾器備,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覯諗于眾曰:“惟四代之學,考諸經可見已。秦以山西鏖六國,欲帝萬世,劉氏一呼,而關門不守,武夫健將,賣降恐后,何耶?詩書之道廢,人惟見利而不聞義焉耳。孝武乘豐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學術。俗化之厚,延于靈、獻。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群雄相視,不敢去臣位,尚數十年。教道之結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爾袁得賢君,俾爾由庠序,踐古人之跡。天下治,則譚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當仗大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使人有所賴,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學之意。若其弄筆墨以徼利達而已,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
此年實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記。
今人往往號能文,意熟辭陳未足云。 若見江魚須痛哭,腹中曾有屈原墳。
紅蓼花繁映月,黃蘆葉亂搖風。碧天清遠楚江空,牽攪一潭星動。 入網大魚作隊,吞鉤小鱖成叢。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茅舍數椽山下蓋,松竹梅蘭真可愛。穿林越嶺覓干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 將錢沽酒隨心快,瓦缽磁甌殊自在。酕醄醉了臥松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白鷺群翻隔浦風,斜陽遙映樹重重。 前村一片云將雨,閑倚船窗看掛龍。
千載知經幾暴秦,山中惟說避秦人。 仙源錯引漁舟入,惱亂桃花自在春。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為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笑靨多羞,低頭不覺金釵溜。憑媒將就。鳳枕回雙繡。月地云階,何日重攜手。心堅否。齊眉相守。愿得從今后。
男兒不得志,壯心惜徂年。 長空起鵰鶚,目送入寥天。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委玉露,早雁拂金河。(委 一作:棲)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洞庭波 一作:老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