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平泉,贈韋處士、閑禪師
秋景引閑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輿馬,十里與僧期。
昔嘗憂六十,四體不支持。今來已及此,猶未苦衰羸。
心興遇境發(fā),身力因行知。尋云到起處,愛泉聽滴時。
南村韋處士,西寺閑禪師。山頭與澗底,聞健且相隨。
秋景引閑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輿馬,十里與僧期。
昔嘗憂六十,四體不支持。今來已及此,猶未苦衰羸。
心興遇境發(fā),身力因行知。尋云到起處,愛泉聽滴時。
南村韋處士,西寺閑禪師。山頭與澗底,聞健且相隨。
秋日的景色吸引我悠閑漫步,山中游玩不知疲倦。拄著藜杖舍棄車馬,和僧人相約走了十里路。過去曾擔憂到六十歲時,四肢不能支撐身體。如今已到這個年紀,還沒有因衰老而痛苦。興致遇到美景便生發(fā),身體的力量通過行動知曉。追尋云朵到它升起的地方,喜愛泉水聆聽它滴落的聲音。南村有韋處士,西寺有閑禪師。不管是山頭還是澗底,趁身體康健就相互陪伴。
杖藜:拄著藜杖。輿馬:車馬。
期:相約。
四體:四肢。支持:支撐。
衰羸:衰弱瘦弱。
聞健:趁身體康健。
此詩創(chuàng)作時詩人已到六十歲,身體狀況雖有擔憂但還不算太差。在秋日的閑暇時光,詩人出游平泉山,與韋處士和閑禪師相約同游,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秋日游山的經(jīng)歷和感受,突出了詩人晚年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語言質(zhì)樸,情感真摯,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在其詩作中展現(xiàn)出一種閑適自在的風格。
山郭官閒得爛游,彌年還往話綢繆。西園剝栗催奴課,東院尋梅勸客留。筆下修鋒千首富,談間和氣兩眉浮。別來悵望何時見,謾上重城謾上樓。
新戒幾曾參古德,死人不信有神仙。蚊虻縱使皆成佛,雞犬何修得上天。
南浦送行人,算炎蒸似此,居人猶熱。何事向天涯,渾不變年少飄零前轍。黃塵未歇,神州望里堪愁絕。不信斜暉留不住,只要揮戈情切。嗟予獨抱幽憂,嘆雄心猛氣,都成虛說。辛苦愛微軀,鹽車下,任驊騮踶趹。燕歌遠別,哀音未放先凄咽。一劍防身君莫誤,更漫投人明月。
華榱曾記孔鸞棲,斷夢還來拂舊題。妙悟從誰識無射,賞心空自感雌霓。干云寶氣層霄外,埋玉孤墳落照西。千載相逢定何許,嘐嘐風雨獨鳴雞。
汲水辨澠淄,染絲別黑白。古人傾蓋間,流品先已擇。寸心茍相投,薄軀非所惜。寶劍解贈君,出入耀光澤。分手去路衢,萬里無間隔。結(jié)交不須多,噂沓亦何益。寧聞管鮑家,堂有珠履客?
辭家竟何之,駕言赴京國。道路阻且長,渺渺異南北。我家沿長溪,菰城近咫尺。朝往夕可還,尚慮煙水隔。何為遠行邁,千里動塵跡。北斗掛層霄,望望不可即。
荒山前頭野水邊,東行西行不自憐。天公豈亦哀老子,風雨留教終日眠。
伏櫪何須試一鳴,昂昂千里見平生。王良伯樂世安有,不受鞭笞自在行。
寶字泥金帖,工夫剪刻純。四時俱百順,可但慶宜春。
八幅征帆落遠空,蒼龍銜燭晚波紅。洲前竹樹疑歸后,天外云山似夢中。鹿耳蕩纓分左路,鯤身沙線利南風。書名紙尾知無補,著得詩筒與釣筒。浪言矢志在澄清,博得天涯汗漫行。山勢北盤烏鬼渡,潮聲南吼赤嵌城。眼明象外三千界,腸轉(zhuǎn)人間十二更。我與蘇髯同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鼓角聲何處,殘碑不可尋。田功迫秋急,山氣入城深。舊俗仍高髻,遺民半客音。驅(qū)車來訪古,空作繡衣吟。
才見春歸春又來,春風如舊鬢毛衰。梅花未放天機泄,萱草先將地脈回。漸老光陰逢世難,經(jīng)年懷抱欲誰開?孤云渺渺親庭遠,長日斑衣羨老萊。天涯霜雪嘆春遲,春到天涯思轉(zhuǎn)悲。破屋多時空杼軸,東風無力起蒼痍。周王車駕窮南服,漢將旌旗守北陲。莫訝春盤斷生菜,人間菜色正離仳。
越多名族又多才,諸老篇章取次裁。但看江湖詩一卷,定知胸次不塵埃。錢夏老成無復(fù)見,張蕭逸駕亦難攀。風流一日同千載,猶記當時杖屨間。兩人攜手五羊城,浙水東西是弟兄。但使有詩仍有酒,不妨長聽鷓鴣聲。
嗚呼漢家厄,十世到我皇。上承六七圣,德澤遍八荒。麛裘三月政,謳歌不能忘。忽傳有疾詔,遍求千金方。千人萬人和,重鼓女媧簧。珠襦坐武帳,奔走何蹌蹌。神鵲銜果來,天女實發(fā)祥。今當堯舜朝,益宜簡元良。恩賜太子衣,有心見厖涼。惻惻君弦聲,晨寒哀履霜。瀛臺百尺高,遠隔海中央。齊東野人語,傳說多荒唐。賊相與瞽師,發(fā)短心甚長。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宮旁。豬王一無知,好勇徒強梁。群小爭擁戴,妄夸國富強。待封狼居胥,同進萬年觴。天適降神人,人人空拳張。張我虎神威,何難驅(qū)群羊。家家白蓮花,滿城吹迷香。直挑強鄰怒,橫縱國人狂。各國會師來,長驅(qū)莫敢當。遂令《春秋》筆,天王狩河陽。嗚呼當此時,國勢如蜩螗。東南外諸侯,亟亟宜勤王。上以肅宮禁,下以靖材槍。外以杜鄰責,免索歲幣償。奈和裘蒙戎,失路迷倀倀。轉(zhuǎn)令一匹夫,起為董公倡。遙聞誓群師,風云奉龍驤。多魚忽漏言,一綱歸淪亡。畫虎竟不成,刲羊亦無衁。成敗非所論,此志良可傷。人言秘筐中,別藏法三章。意實主民權(quán),假托尊王綱。又言三日谷,縱兵肆跳踉。擄掠得幾何,概許歸橐囊。是皆莫須有,秘獄誰能詳。江南群盜蔞,紛紛說連衡。倘若出此策,自毀周身防。鑄鐵成大錯,引刀還自戕。明明勤王師,轉(zhuǎn)以賊名揚。君魂果銜冤,被發(fā)訴帝鄉(xiāng)。援枹率犀甲,號召諸國殤。請帝乘白龍,還我蒼天蒼。芒芒此禹域,滔滔彼漢江。君聽人間謠,處處歌堂堂。
五鳳樓高畫棟輝,祥云瞻望自依依。金鰲日焰螭頭動,玉蝀風和燕子飛。上苑花陰臨復(fù)道,中臺柳色入簾幃。微臣短策誠何補,愧對丹墀向晚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