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朱公大卿沒于庚申歲既除喪矣其子彥寔過余于晉陵留十日而別賦二小詩以餞之 其二
柴扉忽枉故人車,躧履歡迎一笑初。
夢里覆蕉疑有鹿,食前彈鋏嘆無魚。
匆匆注瓦澆村醸,草草供盤折野蔬。
他日死生君一訪,上林鴻雁有書無。
柴扉忽枉故人車,躧履歡迎一笑初。
夢里覆蕉疑有鹿,食前彈鋏嘆無魚。
匆匆注瓦澆村醸,草草供盤折野蔬。
他日死生君一訪,上林鴻雁有書無。
柴門忽然迎來老友的車駕,我趿著鞋笑著趕忙相迎。夢里像覆蕉尋鹿般虛幻,吃飯時像馮諼彈鋏一樣感嘆無魚。匆忙地倒上村釀之酒,簡單地用折來的野菜擺盤。日后無論生死你若探訪,能否有書信從遠方傳來呢?
柴扉:柴門。
枉:屈尊。
躧履:趿著鞋。
夢里覆蕉疑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鄭人獲鹿覆蕉,后遺忘此事,以為是夢。比喻世事如夢,得失無常。
食前彈鋏嘆無魚:用馮諼彈鋏故事,馮諼寄食孟嘗君門下,因待遇不高而彈鋏唱“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注瓦:倒酒。
村醸:村釀的酒。
上林鴻雁:上林,漢代宮苑名;鴻雁傳書,指傳遞書信。
朱公大卿于庚申年去世,喪期已過,其子彥寔拜訪作者于晉陵,停留十日后分別,作者作此詩送別。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平穩時期,但作者或許也有個人生活上的不如意,借詩抒發感慨。
此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通過描寫與友人相逢的情景及運用典故,展現出人生感慨。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送別詩中以獨特的情感表達和生活場景描繪,體現一定的文學價值。
卅載光陰速。記當年、斜橋宅里,高堂絲竹。我十八齡君十七,璧月瓊枝裝束。爭說道、新人如玉。番錦地衣花步障,洞房深、寶勝輝金箓。騰去語,引紅燭。劫灰幾換驚心目。又浮家、乘流棲止,島壖城曲。已是神州沉陸后,猶喜一樽相屬。笑那得、珍珠十斛。隨分盤餐今日事,共兒孫、消受團圞福。教盡醉,倒醽醁。
一春芳事在青郊,紅杏將花豆蔻苗。嬉伴昨宵相約定,誰知癡雨打花朝。
淮陰不悖漢,忠信天下知。可惜智絕人,乃為兒女欺。當帝至楚時,淮陰能識幾。相攜鐘離昧,逃于東海湄。棄王如敝屣,神龍不受羈。遠追范大夫,近為留侯師。豈非明哲者,超然有道姿。
讀罷登樓賦,侵簾月正明。雀聲催遠樹,蛙鼓送三更。世事方多警,鄉關各有情。懷人頻徙倚,離思滿江城。
飄殘紅葉亂溪濱,多病翻憐作客人。野鶴從來無可似,孤筇到處不憂貧。天空雁斷心同遠,月曉梅初影自親。君去但尋沃州買,遲予共臥浙江春。
月從東殿生,叢竹照脩竦。葉間清露滴,枝上寒禽動。閒覺萬慮空,靜聞嚴鼓重。官燭剪更明,相看應似夢。
匿人背面初,濃笑知難忍。飛紅忽撲懷,便覺春風近。
佳晨爛漫隔籬枝,水國煙霜落木時。百里廬山堪勝絕,三秋鴻雁獨歸遲。肩輿尚爾行花縣,戲馬應渠載酒卮。止飲經年還肺病,蕭條一任北風吹。
獨立空搔首。問當前、摶蛟射虎,更誰身手。海水群飛天吳舞,目送龍蛇驚走。笑無恙、舌存吾口。偃蹇青山來堂上,共龕書、匣劍長廝守。渾不管,肘生柳。仙鄉畢竟亡何有。便湘江、一蓑煙雨,早成輕負。恰喜素心人三五,又聽離筵歌奏。況同是、傷時懷舊。他日乘桴歸來也,愿重逢、須在收京后。相與勸,白門酒。
玉輦春游夜未央,紫衣侍史謾焚香。黃金鎖合鴛鴦殿,無限春風到海棠。
試問春韶光,何事容易老。一點丹心死不灰,馀生未便委芳草。試問夏祝融,何事苦憑陵。安得金風起天末,大驅涼雨滌炎蒸。試問秋疏檐,落葉何蕭蕭。黃花如有故人意,相對籬邊共濁醪。試問冬滿面,朔風何獵獵。雪里梅花度暗香,騷人頗有詩相狎。
千里江山入郡樓,憑欄乍喜密云浮。冷光交映天峰色,馀潤遙隨笠澤流。民疊褲襦看不厭,客叢簪履賞應留。野人乘興狂吟外,引鶴披蓑上釣舟。
旅鹢辭胥浦,探車入景山。岱云搖緬意,齊鹿對高顏。玄水珠將覓,黃輿金再還。此行逢紫氣,應在尹公關。
群芳搖落后,秋色在林塘。艷態偏臨水,幽姿獨拒霜。漢皋霞作佩,湘曲錦為裳。白首滄江上,相看醉夕陽。
雪滿船頭楊子居,寒梅千樹護藏書。已知去住隨流水,豈少風云起故廬。詩續南陔多有恨,客來北海未應疏。劍花洗落封侯骨,彈鋏歸來不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