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亭二首 其二
落拓詩酒伴,疏慵粥飯僧。
蕩胸閑遠抱,拄頰見高棱。
鳥倦猶聞語,蛟寒正可罾。
一區如可卜,吾不愧陳登。
落拓詩酒伴,疏慵粥飯僧。
蕩胸閑遠抱,拄頰見高棱。
鳥倦猶聞語,蛟寒正可罾。
一區如可卜,吾不愧陳登。
我如落魄的詩酒伴侶,又似疏懶的粥飯僧人。開闊的胸懷懷有閑適高遠的抱負,手拄臉頰可見高挺的骨相。鳥兒疲倦了還能聽到它的啼鳴,寒江中的蛟正適合去捕捉。若能選定一處地方隱居,我也不愧于陳登了。
落拓:落魄、潦倒。
疏慵:疏懶。
蕩胸:心胸開闊。
拄頰:以手支頰。
高棱:高挺的骨相,形容人有不凡的氣質。
罾: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這里作動詞,意為用罾捕魚。
一區:一處地方,指隱居之地。
卜:選擇、決定。
陳登:東漢末年名士,有扶世濟民之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現實有所不滿、渴望閑適生活的心境,或許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不如意,促使詩人向往隱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自身不凡的志向。其特點是意象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
福地天然號洞霄,王畿密邇路非遙。 淡濃翠碧山重列,圓碎珠璣泉一條。 九鎖真成仙境勝,借行頓使客愁銷。 超凡得道從茲始,未減金華王子喬。
早秋驚葉落,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共稱洛邑難其選,何幸天書用不才。遙約和風新草木, 且令新雪靜塵埃。臨岐有愧傾三省,別酌無辭醉百杯。 明歲杏園花下集,須知春色自東來。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聲沖夢斷,霜氣襲衣單。 利劍摧鋒鍔,蒼鹯縮羽翰。 平生沖斗氣,變作淚汍瀾。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即喚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楚人貧居,讀《淮南子》,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斗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時恒答言“見”,經日,乃厭倦不堪,紿云“不見”。嘿然大喜,赍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
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傳聞山下數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 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 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次第吹。 莫作尋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真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誰念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占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與談兵略。須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髯虬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孤驛瀟瀟竹一叢,不同凡卉媚春風。 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山色卷簾看,老峰巒。 錦帳美人貪睡,不覺天孫剪水。驚問是楊花,是蘆花。
旌麾初舉。正駃騠力健,嘶風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怒磔戟髯爭奮,卷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 此去。無自誤。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黃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