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饒陽道中三首 其一
殘夜山月吐,蓐食治野裝。
策策林響變,一葉風隕黃。
客路感時節,起看雁南翔。
秋風捩孤影,云路正茫茫。
殘夜山月吐,蓐食治野裝。
策策林響變,一葉風隕黃。
客路感時節,起看雁南翔。
秋風捩孤影,云路正茫茫。
殘夜中山間的月亮升起,我早早吃了飯準備好野外行裝。樹林里傳來策策聲響,一片黃葉被風吹落。我在旅途上感慨時節變化,起身看見大雁向南飛翔。秋風扭曲著孤雁的身影,云路正一片茫茫。
殘夜:夜將盡時。
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進餐,指早餐時間很早。
策策:象聲詞,這里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
隕:落下。
捩:扭轉。
此詩創作于立秋時節詩人在饒陽道中的旅途上。立秋標志著季節的轉換,詩人在旅途中目睹秋景變化,有感而發。當時詩人可能正處于漂泊的狀態,內心或許有著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迷茫。
這首詩主旨是借立秋之景抒發旅途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敏銳感知。
沙礁屈曲海門通,幅幅蒲帆掛遠空。
擘絮亂云天上下,斷行飛鷺浪西東。
風摶喜近鯤鵬路,星落剛臨牛女宮。
畫意詩情何處最,桃花春漲夕陽紅。
欲掃蠻煙愿未酬,
南征一曲怨壺頭。
丈夫裹革尋常事,
休念平生馬少游。
云卷云舒好靜觀,謂宜隱者似無端。誰知天上為霖用,竟作人間出岫看。
萬里功名當進步,諸昆時節合彈冠。只因自得無心趣,三度歸來現宰官。
當年棋酒漫追攀,幕府承平白晝閒。帥事卻來兵革后,官身唯冗簿書間。
壯懷日者論交舊,末路天乎與壽慳。風急浪高云黯淡,訃書新到落星灣。
為問何年,龍戰山東,墮此長須。曾階于尺木,能興云雨,貯之勺水,便化江湖。
今也卷然,手攜在篋,猶見虬髯氣色殊。還恨未,向九仙館里,捋取羊珠。
顧君贈我何如。好準備尊前牙杖需。算蝦須雖細,可編簾箔,魚須甚壯,亦樹旌旟。
差勝衰翁,白髭似戟,不中盧仝喚作奴。卻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數莖無。
呱聲未絕便稱尊,
攪得三千海岳昏。
惡水一年澆一度,
知他雪屈是酬恩。
平原一以眺,云天屬新霽。
忻忻物向榮,披襟風轉蕙。
橤橤芬華敷,蔚蔚芳林翳。
蕩漾清波深,緬映垂蘿細。
顧瞻江與河,曠遠極無際。
形變隨時化,神賞緣物契。
蕭散邊遐心,沉憂托川逝。
章臺楊柳初飛絮。黃回綠轉無憑據。
莫漫炫新妝。東風吹正狂。
倡條難再折。但惜流芳歇。
飄蕩落誰家。凄涼啼暮鴉。
蓑笠攜鋤事宛然,
敢將蹤跡比前賢。
此中風趣吾差識,
慚愧寧河過十年。
風義雍容舉世傾,何庸赫赫說功名。尚馀舊治傳三輔,疇信仁人遽九京。秋士蒪鱸虛夙抱,春官桃李盛門生。帝閽無計捫星叩,楚些招魂涕泗橫。
昔別尊前剛夏五,猶云相見約春三。無端欲去揮清淚,豈識從茲隔勝談。南省官能終趙秉,西州路忍愕羊曇。雨聲黃葉蘇臺下,回首行窩百不堪。
萬里不為遠,五馬不為榮。
男兒生即設弧矢,簪纓本是鴻毛輕。
去去勿復念,所念在蒼生。
蒼生不爾棄,詎必為公卿。
遠莫遠于階前一片土,榮莫榮于杜母與召父。
惜此遠兮慕此榮,為祥麟兮勿為虎。
錦城南下寄篷艭,可愛磷磷石底江。
行盡青衣三百里,白沙翠竹日推窗。
晴川曲曲抱沙堤,岸柳依依遠近齊。
山色欲開疏雨外,夕陽多在亂峰西。
舟前波浪河流駛,望里煙嵐魯樹低。
作客乘春何處往,故鄉曾否息征鼙。
花開亞枝。鵲飛繞枝。臨風偏惱萱枝。道春歸有期。
窗懸網絲。琴閑鳳絲。傷心聊寫烏絲。問人歸幾時。
秋水棹歸船,風光興杳然。兩人相對語,語到伏羲前。
野景年年在,山人日日閑。過橋看活水,不是愛潺湲。
輾轉無眠到夜闌,
鵲聲送喜近檐間。
好風吹斷夜來雨,
晴日放開云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