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門寺鐘銘
萬動俱寂,如大虛空。
虛空無椎,何物為鐘。
傍震萬壑,高聞九穹。
聲緣何起,吾知所從。
鐘邪椎耶,莫尸其功。
隱如雷霆,在大千中。
萬動俱寂,如大虛空。
虛空無椎,何物為鐘。
傍震萬壑,高聞九穹。
聲緣何起,吾知所從。
鐘邪椎耶,莫尸其功。
隱如雷霆,在大千中。
所有的動靜都歸于寂靜,就像那廣闊無垠的虛空。虛空沒有敲擊的器具,那什么能成為鐘呢。鐘聲震蕩著周圍的萬千山谷,高遠的聲音傳到九天之上。聲音是因何而起的呢,我知道它的根源。是鐘本身還是敲擊的椎呢,它們都不能獨自居功。鐘聲隱隱如同雷霆,響徹在整個世界之中。
萬動俱寂:所有的動靜都安靜下來。
大虛空:廣闊無垠的虛空。
椎:敲擊的器具。
傍震:震蕩周圍。
九穹:九天,指天空極高處。
尸其功:獨自占有功勞。
大千:即大千世界,佛教用語,指整個世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作者在惠門寺聽到鐘聲,于靜謐環境中引發對鐘聲產生、作用以及世間萬物關系的思考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佛教氛圍濃厚,寺廟鐘聲常引發文人哲思。
此詩主旨在于探討事物的根源和作用,思考鐘與椎誰為發聲主因,體現了辯證思維。其突出特點是借鐘聲表達哲理,語言簡潔卻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現象的深刻思考。
兒童鞭笞學官府,翁憐兒癡旁笑侮。翁出坐曹鞭復呵,賢于群兒能幾何。兒曹鞭人以為戲,公怒鞭人血流地。等為戲劇誰復先,我笑謂翁兒更賢。
山中朝沐罷,地下忽修文。日黯炎洲樹,江寒桂水云。風松吟舊館,露草泣孤墳。欲擬招魂些,泉臺恐不聞。
炎官虐焰遍山村,也到蕭蕭柳下門。水玉秋菰那可得,羨君行處午陰繁。
吾聞上古世,純默澹玄始。太和漸以散,皇綱蕩無紀。皓皓白日內,昏風忽然起。生人無常遘,致福豈在已。馬以一鳴斥,鳧以不鳴死。生者豈必鳴,鳴者豈不生。所以賢達人,順時復安貞。嗟彼倏與忽,無乃營神形。
我來汾沮洳,汾濱君所居。豈期牢落際,有子可與娛。遺我以方藥,投我以素書。往來八九年,問難更起余。妙處自心得,論說乃其馀。眾議遞持執,辭語費百車。君以一言蔽,如亂發得梳。丹砂與赤箭,應用并貯儲。困窮尤所重,視之骨肉如。孰謂斯世中,乃見古人且。我不為世用,以道而卷舒。子胡自隱晦,而不干名譽。聞君有令子,萬里今權輿。于公多陰德,預使高門閭。請君事斯語,勿謂吾計疏。
每重交情老益堅,江湖別后又多年。方期詩酒陪行樂,豈意蘋蘩薦豆籩。留世空能存素節,傳家亦有舊青氈。墓門早晚刊新碣,定見文光夜燭天。
夢覺西窗曉,聽風過曲廊。好詩非易辨,閒坐盡無妨。人靜鳥烏喜,雨來花草香。寸心經患難,況復近秋涼。二十年前事,渾如夢覺時。漫行荒路徑,難認舊亭基。尚記因逃暑,曾來學賦詩。如今無可好,植杖欲耘耔。
棄妾在河橋,相思復相遼。鳳凰簪落鬢,蓮花帶緩腰。腸從別處斷,貌在淚中消。愿君憶疇昔,片言時見饒。
撫州太守溫如玉,自昔論交在兩都。壯歲文章看擢桂,明時勛業遂分符。臨川野外春風滿,華蓋峰前皓月孤。邂逅相歡又相別,天寒冰雪柰長途。
一謝侯門似客卿,志游翰墨懶逢迎。涉江采得芙蓉佩,贈爾臨風度赤城。
春風送客渭城西,折柳亭前落日低。驄馬漸隨塵影沒,黃鸝飛上戍樓啼。
芳垞煙深細雨霏,花前題字落紅稀。三更薄醉故園夢,二月輕寒游子衣。未必遠山憑彩筆,都將流水問金徽。春郊吟屐晴方試,又逐原鸰著處飛。
年年生日舞萊衣,今但堂前拜素幃。尚可支床同阮籍,會須廬墓學羅威。啼鵑血盡聲難久,病鶴神傷夢亦稀。膝下婆娑終已矣,茫茫膚發欲安歸。
諸儒喜著述,兀兀研謬訛。至近而神馳,精彩日消磨。賦生本有涯,無涯將奈何。元首易叢脞,試聽虞廷歌。
學畫蛾眉獨出群,當時人道便承恩。年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