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衡州館于郡齋時太守裴夢貺督役于城上
萬鍤風雨集,三令霜雪嚴。
適發(fā)半閭左,雅舂亦髠鉗。
大事難慮始,掇龜寧復占。
君看執(zhí)撲者,端是邑中黔。
萬鍤風雨集,三令霜雪嚴。
適發(fā)半閭左,雅舂亦髠鉗。
大事難慮始,掇龜寧復占。
君看執(zhí)撲者,端是邑中黔。
眾多的鐵鍬像風雨般聚集勞作,三道命令如霜雪般嚴厲。剛剛征發(fā)了半數的平民,舂米的人也被剃發(fā)鉗頸服役。大事在開始時難以考慮周全,哪還顧得上用龜甲占卜吉兇。你看那些拿著鞭子監(jiān)督的人,正是城中的百姓。
鍤(chā):鐵鍬。
三令:多次發(fā)布命令。
閭左:秦代指居于里門左側的貧苦百姓,后泛指平民。
雅舂:指舂米的勞役。髠(kūn)鉗:古代刑罰,剃去頭發(fā)叫髠,用鐵圈束頸叫鉗。
掇龜:用龜甲占卜。
執(zhí)撲者:拿著鞭子監(jiān)督的人。
黔:黔首,指百姓。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當時社會處于需要大規(guī)模勞役建設時期,太守裴夢貺在城上督役。詩人路過衡州館,看到百姓被征發(fā)勞役的情景,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勞役之苦,其突出特點是寫實,真實展現社會現象。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注,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合浦秋清水不波,月中珠蚌曬珠多。光含白露生瓊海,色似明霞接絳河。
我詩入集憑君定,豈僅知音共樂哀。病倚東窗曾一快,詩人端午過江來。
君子謝時好,幽居恒晏如。開軒種梅樹,宛若臨西湖。托根既得所,不受纖塵污。歲寒濯冰雪,粲粲明肌膚。幽芳襲圖史,疏影交座隅。於焉企高潔,澹泊聊自娛。一朝領文教,中道異所趨。夢寐二十載,延想徒踟躕。素心諒可托,白首期不渝。他時幸歸老,庶以返其初。
河邊殘雪未全銷,怪底春來暖尚遙。好待東風剪芳草,馬蹄踏遍赤闌橋。
山葉初齊水滿汀,曉風吹雨過湖亭。泉聲只在花深處,不是閒人不解聽。
萬山赴海國,眾水匯錢塘。王氣千年歇,湖聲八月長。世傳渾罔兩,天巧亦荒唐。稍待涼風發(fā),乘槎問彼蒼。
平昔雌黃憫圣丘,預知鉤吻卒難收。狼牙狗舌須防已,擬向前湖覓敗舟。
示現人間忍辱仙,單提獨弄祖師禪。生涯一缽無安處,惟有聲名萬古傳。
蓬萊黯淡墨云遮,十萬飛天盡藥叉。寂寂洞天春未去,罡風吹散碧桃花。
黃耳東來喜可知,鸰原書札慰愁思。艱難莫話平時事,愁絕長吟別后詩。再到空存舊城郭,遺黎重睹漢官儀。故鄉(xiāng)枌梓凋零甚,夢寐蕪城祇益悲。憶昨王師北渡江,山東豪杰已爭降。銜枚夜雪俄平蔡,斫樹明書果死龐。志士裹尸須馬革,舊官祭灶熟羊腔。老奸牖下終何幸,遠愧睢陽廟食雙。兩淮黔首苦飄零,廟算成功再底寧。頭斫新都攄宿憤,臍燃郿塢赫王靈。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從觀扶杖聽。欲勒燕然繼隆碣,大書誰紀史編青。殘臈倉皇間道奔,相逢悲喜語還吞。巡檐慘淡梅花月,壽酒淋漓柏葉樽。禦敵孤城存即墨,還家聚首似羌村。見幾在莒思深戒,只恐黃金注自昏。多病新年白發(fā)生,愧無籌策贊親征。彎弧空作餓鴟叫,逐兔休嗟走狗烹。鳳閣鸞臺少知己,天臺雁蕩恣經行。可憐未遂求田計,空負江湖浪漫名。
四牡動鳴鑣,雙旌擁使軺。省郎臨政日,郡吏候來朝。送別當秋野,行吟過浦橋。煩將經國事,細語霍嫖姚。
避地乾坤小,愁身歲月遙。榮華釀兵革,喪亂飽漁樵。隱士紫芝曲,朝廷黃竹謠。異時真愧汝,薄祿總難消。
閑園有孤鶴,摧藏信可憐。寧望春皋下,刷羽玩花鈿。何時秋海上,照影弄長川。曉鳴動遙怨,夕唳感孀眠。哀咽芳林右,憫默華池邊。猶冀凌云志,萬里共翩翩。
塞雁何時至,今秋不欲聞。天高江水渺,地闊嶺云分。澹影寒塘靜,疏林落葉紛。一聲隨淚下,繚亂不成云。
呼尊欲緩暮天愁,忽有金波瀲滟浮。總為西亭最先得,清光一抹露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