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莫羨馬革裹,猶堪柳車囚。
誰令骨作鯁,且慕舌為柔。
自笑丹心折,人言老語偷。
直將輪覆井,仍取帶維舟。
唾面我勿拭,溺灰汝何尤。
君看簀中尸,起斷魏齊頭。
莫羨馬革裹,猶堪柳車囚。
誰令骨作鯁,且慕舌為柔。
自笑丹心折,人言老語偷。
直將輪覆井,仍取帶維舟。
唾面我勿拭,溺灰汝何尤。
君看簀中尸,起斷魏齊頭。
不要羨慕馬革裹尸的壯烈,還能像柳車囚那樣保全自身。是誰讓自己骨頭硬如鯁刺,姑且羨慕那些能舌柔善辯之人。自己嘲笑自己的赤誠之心已被挫折消磨,別人說自己老了說話也變得謹慎。就像把車輪翻進井里,還用帶子去系船。別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也不擦拭,你把灰弄濕了又有什么可埋怨。你看那簀中的尸體,站起來砍下了魏齊的頭顱。
馬革裹:指馬革裹尸,形容軍人戰(zhàn)死沙場。
柳車囚:用柳木車裝著藏起來的囚犯,這里指能保全自身。
骨作鯁:骨頭硬,比喻人剛直。
舌為柔:舌頭柔軟,比喻人善于言辭、圓滑。
丹心折:赤誠之心受挫。
老語偷:老了說話變得謹慎。
輪覆井:把車輪翻進井里,比喻做事方法不當。
帶維舟:用帶子系船,也是比喻做事不得法。
唾面勿拭:別人往臉上吐唾沫不擦拭,形容能忍耐。
溺灰:把灰弄濕。
簀中尸:指范雎曾被魏齊派人打得半死,卷在席子里像尸體一樣,后逃到秦國報仇。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挫折和磨難,在現實中遭遇不公,內心有堅守也有無奈,從而寫下此詩抒發(fā)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內心剛直與妥協的矛盾,突出其復雜心境。以直白語言和巧妙用典展現情感,在文學上反映了詩人在困境中的思考與掙扎。
紫氣氤氳滿舊關,扁舟湖海戴恩還。
傾都祖帳東門外,抗疏聲名北斗間。
別業(yè)好尋裴綠野,前身應是白香山。
即看紫蓋峰頭水,猶似磻溪舊釣灣。
虓虎寧如龜有知,陸行端自觸危機。
縛渠呂布還須急,驅以王尋謾失威。
肯使黔驢呈短技,直教獵騎合邊圍。
惡盈詎必分人獸,猛獲終擒自衛(wèi)歸。
雞鳴殘月下金閶,白鶴孤棲城上霜。
匹馬蕭蕭衣后短,重關杳杳路初長。
相逢屠狗皆亡虜,對泣南冠半故鄉(xiāng)。
回首東吳遺恨在,胥門猶自向江湘。
詞場英妙氣如虹,出入青云見事功。流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風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將軍俎豆中。詔墨未乾人奄忽,傷心江漢日傾東。
一麾出守著威名,兇訃西來上為驚。玉帳笑談成昨夢,錦囊書札見平生。衣冠漸散紅蓮府,鎧馬還歸細柳營。可道風流回首盡,芝蘭庭下粲朝榮。
賦命羈人耳。笑還家、無多幾日,輕裝又理。天似催人孤艇發(fā),特與西風甚利。掛一幅、蒲帆如駛。雖則離鄉(xiāng)多感慨,恰舟行、安穩(wěn)差堪喜。晚一碧,天光霽。
陰晴更變須臾事。乍湖中、奔渾驟雨,杳冥無際。蘆荻洲邊風更逆,急纜船頭須避。且愁向、篷窗沉睡。世路險夷俄頃判,嘆人間、萬事都如此。哀與樂,原相倚。
方池十畝盡荷花,勝賞應憐此地奢。
岸影漲紅疑烈火,水光回映想流霞。
清能拔俗因風遠,色不因人帶日斜。
解道禪心無住著,輕芳送入野人家。
扁舟遠泛暮景。薄醉涼飆醒。似隔深深浦,幽香引入清境。低鎖云萬頃。芳蕖凈。淥水明于鏡。金波冷。
玉人憑檻,鴉翎亂挽猶整。一船皓月,斜送滿身花影。
斗轉參橫閑夜永。風靜。夢回應到巫嶺。
返照帶溪雨,空濛江上山。
漲迷前日渡,舟出翠微灣。
花落草逾碧,春深人未閑。
幽芳心自惜,延佇水云間。
坐井成小眼孔,
面壁得大醫(yī)王。
凈洗三生熱惱,
不煩一服清涼。
渚宮事往細腰散,環(huán)佩空山姝且莊。
踠地雖馀可憐色,不失羅浮冰雪香。
年時學按霓裳曲,梅精楊婢盈登場。
化工何術合兩美,使我侔揣成尋常。
永豐舊人漫相羨,零落已是漢宮嬙。
共君眠起有天幸,休漏春光玉照堂。
三年又見柳依依,細柳營中刬柳歸。卻喜丹臺新燕子,學成白羽水平飛。
三千新練射雕兒,霹靂聲中駿馬嘶。不信虛弦驚孽鳥,雙雕那敢過遼西。
半幅羅裙妙化希,綠陰草際任翻飛。藍拖軟翅風搖拍,翠染香須雨濕衣。伴柳略扶三起瘦,偎苔細貼一分肥。尋春不惜多情錯,蕙徑煙中尚未歸。
寶廚錢化莫嫌希,栩栩生機款款飛。拾佩佳人妝繡幕,尋芳公子妒金衣。二分蔬葉和煙暖,百合花身帶雨肥。愛伴蜜官為使者,春風得意忍言歸。
曾聞盧肇捉來希,點染胭脂兩翅飛。笑擁慕香隨綵袖,爭看生媚曳羅衣。桃腮對舞誰分艷,杏臉雙棲欲斗肥。未了風流冤業(yè)債,花房慣宿幾時歸。
羅浮仙洞出塵希,物化天然雅淡飛。梅瓣三更清入夢,梨痕一色冷侵衣。輕盈鳳子心俱素,秀媚春駒態(tài)未肥。最愛何郎貪粉面,玉腰無奈惜花歸。
莊周幻夢記應希,一片糊模上下飛。偶織鶯捎迷黑夜,猝逢燕接誤烏衣。幸春捉影渾來去,捲鐵尋蹤亂瘦肥。好待雨晴風定后,賣花認取帶香歸。
五十年前罹禍日,征車行后我生時。
豈知今日投荒眼,又讀先人出塞詩。
久遠孫謀文字累,蒼茫天意始終疑。
攜來笑爾非無意,似此生還亦有期。
百尺樓頭鳳一群,
聲如韶濩羽如云。
開口一鳴天路白,
六龍馳上海之濆。
戳瞎頂門三只眼,
是非佛法一齊刬。
竹篦頭上放無端,
正是徐六擔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