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
千騎森森響鐵衣,日上銅環四扇扉。
何妨指點銀缾索,直須倒著接籬歸。
已邀明月三人共,更看紅塵一騎飛。
何日淵明賦歸去,晨光前路正熹微。
千騎森森響鐵衣,日上銅環四扇扉。
何妨指點銀缾索,直須倒著接籬歸。
已邀明月三人共,更看紅塵一騎飛。
何日淵明賦歸去,晨光前路正熹微。
眾多騎兵身著鐵甲,腳步聲如雷般作響,太陽升起照在銅環裝飾的四扇門上。不妨隨意指點著銀瓶繩索,干脆倒戴著頭巾而歸。已經邀請明月與自己、影子共成三人,更看著紅塵中一匹快馬飛馳而過。什么時候能像陶淵明一樣賦《歸去來兮辭》,前方晨光正微微發亮。
千騎:眾多的騎兵。森森:形容嚴整的樣子。鐵衣:鐵甲。
銅環:門上的銅制環扣。扉:門。
銀缾索:銀瓶的繩索,此處表意較模糊,可能是生活場景中的物品。
接籬:古代的一種頭巾。
明月三人共:化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意。
紅塵一騎飛:指紅塵中快馬疾馳。
淵明賦歸去:指陶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表達歸隱之意。
熹微:形容陽光微弱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現實生活有所感慨,渴望像陶淵明一樣擺脫塵世紛擾,回歸自然閑適生活的心境。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階段,詩人在官場或生活中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情。其特點是將現實場景與內心向往相結合,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風雨何年別,留真向此邦。至今遺恨在,巧過不成雙。
壁帶非煙潤,金鋪霽景鮮。繡功添采縷,和氣入繁弦。
宣南五月翻階雨,二客虛堂坐渺然。聊喜素心共今夕,忽驚浪跡近中年。清談忍刺當時事,歸夢貪尋自在眠。來日閉門同索句,便從正字證詩禪。
長煙落日孤鳥沒,野岸平疇新水多。有客倚欄成獨嘯,白蘋洲上起漁歌。
裁縫大練成春服,慈儉由來性所鐘。肯使外家矜侈靡,車如流水馬如龍。
眉不修疏頭突兀,鼻罍垂兮顴無骨。長憐百丑兼且訥,慈禪慈禪不我拙。名兮邈兮水里月。
雪以一江煙水,風乎兩岸菰蒲。但得魚磯無恙,曲肱之外何須。
離坎若還無戊己,雖舍四象不成丹。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
寶樹云霞出,珠林日月懸。豐碑镵晉代,巨榜揭梁年。繡柱排雙闕,雕甍控八埏。塔光摩宇宙,?影矗星躔。海蹙浮杯浪,江縈卓錫泉。中峨群岫列,上竺亂峰連。鹿苑全鋪桂,龍池盡植蓮。曇花青鳥駐,忍草白牛眠。兜率高天外,昆崙大地前。神功香積運,圣諦法輪傳。萬劫空王座,千燈釋祖筵。焚身銷眾業,斷臂伏諸緣。入室聞師利,登壇見普賢。曹溪存一悟,臨濟徹三玄。有漏先除障,無生欲問禪。行行負瓢笠,曳杖到金田。
荒雞催曙窗容轉,又一夜、山屏空展。緘愁欲寄故園人,奈萬里、云羅無雁。回腸久為狂塵斷,釣游地、看看驚變。風殘黃葉更何心,猶自向、鸰原回旋。
奕奕明堂,天子即事。奠我圣考,配于上帝。凡百有職,疇敢不祗。俎潔牲肥,其登有儀。
巨石何爭此結成,老君有像亦難名。以身為患言猶在,漫使當時分重輕。
密密復皚皚,玄陰郁不開。雨凝飄漸積,風急去仍回。欲把羲娥吊,還將混沌猜。誰歟蓑笠者,沽酒過橋來。
蜀錦峰頭雪半融。倚空一朵玉芙蓉。面朝陽處光消釋。背向陰邊尚積重。天氣朗,日光曈。看來渾似畫圖中。灞橋何處騎驢叟,西水誰招載鶴翁。
金雁塵香暗鳳弦,紅繩風緊閣秋千。園林寂寞無鶯燕,一段春愁是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