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虞陽山周氏隱居五詠 柳堂漁舍
老來厭朝市,靜占五百弓。
山棱瘦如削,水面清若空。
行穿萬蓋青,臥戴一葉紅。
黃柑千頭奴,白鳧五尺童。
銀刀貫翠縷,象鼻卷碧筩。
一醉百不知,漁父真家風。
幽尋屬無事,散此九節筇。
空蒙水云里,端生畫屏中。
老來厭朝市,靜占五百弓。
山棱瘦如削,水面清若空。
行穿萬蓋青,臥戴一葉紅。
黃柑千頭奴,白鳧五尺童。
銀刀貫翠縷,象鼻卷碧筩。
一醉百不知,漁父真家風。
幽尋屬無事,散此九節筇。
空蒙水云里,端生畫屏中。
年老后厭倦了朝廷和都市的喧囂,靜靜地占了一塊五百弓大小的地方隱居。山巒瘦得像被削過一樣,水面清澈得如同虛空。漫步穿梭在千萬片翠綠的柳蔭中,臥躺時頭戴一片紅葉。有千棵黃柑樹如同眾多奴仆,還有像五尺童般的白鳧。用銀刀串著翠綠色的魚絲,像象鼻一樣卷起碧筒酒。一醉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了,這真是漁父家族的真風氣。在閑暇時去幽靜處探尋,拄著九節筇竹杖漫步。在空蒙的水云之間,仿佛置身于畫屏之中。
五百弓:舊時丈量土地的計量單位,這里指一定面積的土地。
萬蓋青:指眾多柳樹的綠蔭,蓋,指樹冠。
黃柑千頭奴:典出《三國志·吳志·孫休傳》注引《襄陽記》,李衡種橘千株,稱橘樹為“千頭木奴”,這里指黃柑樹。
銀刀:指鋒利的刀。
象鼻:這里形容飲酒時的姿態,碧筩:用竹筒做的酒器。
九節筇:一種竹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年老后厭倦了世俗生活,向往隱居的心境。可能創作于其晚年,在看到虞陽山周氏隱居之地后有感而發,表達對這種閑適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向往。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意象,營造出閑適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無端打鴨誤驚鴛,竟作孤飛綵鳳騫。西子難追乘月艇,東君空豎護花幡。情緣過愛翻成悔,事為沉幾易受冤。此夕秋燈風露里,誰憐憔悴病文園。
一紙相思兩鬢絲,渡江桃葉竟無期。薄言縱使逢卿怒,消息終應寄我知。猶恐再圓仍易缺,果然重到不嫌遲。崔微圖畫分明在,癡把銀釭照幾時。
筼筜無實鳳先饑,況復川原有鼓鼙。客里眠云浮小艇,意中求友見長霓。廿年講席心常苦,八座軍容氣正威。花滿湟川春草綠,玉篸瑤巘正相宜。
結束前冬未可行,豈因乞食始尋兄。忘形自得籌生理,講學尤當見練兵。花暖三春香鼓角,星懸一室慰心情。匡時建策悤忙甚,話徹多年付醉醒。
水長人家浸稻秧,
蠶生女手摘桑黃。
差科未起身無事,
鄰曲相過日正長。
短衣窄袖曼胡纓,
意態縱橫一座傾。
耳后生風鼻頭火,
拓弦時作餓鴟聲。
古樹空王宅,重來一抱琴。
清陰浮廣殿,黛色掛遙岑。
薄暮涼風動,先秋皓魄臨。
南柯塵夢斷,千劫護叢林。
落落蒼鱗皺,亭亭翠幄懸。
百圍全蔽日,千尺競參天。
老干巢孤鶴,疏枝咽亂蟬。
漫誇丞相宅,瓔珞梵臺前。
務農長寓野廬中,
過客鳴騶氣勢雄。
族黨不知豪俠意,
井欄團坐說年豐。
青逵布序韶暉盛,
紫禁乘春樂事多。
海域晏清無夕慮,
齋居宣室順天和。
碧柳長捎溆,芳蕪綠繞灣。山花齊繡日,不肯放春閒。
二月江山麗,三巴書信稀。野臺聊寓目,時見楚云歸。
春風幾時來,幽嵓巳青峭。野徑無人行,孤花自相照。
蒼天忽夢夢,平陸沈江湖。澎湃決橫流,頹波日下趨。
砥柱出巾幗,只手綱常扶。不問詩書義,一死心始娛。
不覦后世名,但寶千金軀。寒泉清且冽,千古銀瓶俱。
吁嗟齷齪輩,媕婀求榮譽。平時習容悅,臨難多躊躇。
如此號須眉,不愧須眉乎。何意巾幗中,浩氣敵鉞鈇。
凜凜雪霜嚴,賊悍乃成懦。威武不能屈,女中大丈夫。
潮氣濛濛島嶼青,客心南去極滄溟。
人逢裸國章縫賤,山入蠻荒草木腥。
兵火未消天狗劫,風雷猶奉野狐靈。
無窮萬里乘槎意,不為來看海上星。
龍欲興云致雨,
虎能墮地成斑。
端是便騎賜馬,
不須深戀家山。
當時三晉地,
已有圣人生。
不曉河汾氏,
為隋策太平。
一枝新菊煙微潤,風細露寒眠不醒。
空階靜。孤鴻迥。依約曲籬初月暈。
悄將燈掩映。映上綠苔無影。
隔著幽窗夜永。微香又不定。
本是匡山種杏人,
出山來事碧虛君。
上清欲問因何事,
請看先山十丈文。
香臺俯鴻蒙,群山四環衛。龍宮豁然開,樓觀涌空際。
丹霞夾飛甍,珠樹蔭密砌。崢嶸神鬼工,照耀金碧氣。
壯觀何能爾,創此自中貴。坡陀山送冢,規模更宏麗。
黃腸隧道封,玉魚便房閉。丹青儼祠宇,特敕蒙葬祭。
豐碑刻鴻文,歷歷元宰制。行人不能讀,識者發嘆愾。
中官古來有,掃除職微細。念其犬馬勤,帷蓋斯可瘞。
奈何濫恩私,王章褻奴隸?官號借臺司,封土同帶礪。
所以蓄神奸,毒焰流海澨。燃臍未快心,惟令此埋胔?
蒼涼金粟堆,寢殿非昔制。茲何尚巍然,石門鎖松桂。
誰能手斧柯,千春掃氛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