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劉子方喜雪
萬木寒癡凍不蘇,六花爭巧出枯株。
天將平地開銀闕,人似清冰在玉壺。
未見囓氈持漢節,徒聞穿履待公車。
月邊恐有瑤臺路,擬欲凌空謁帝居。
萬木寒癡凍不蘇,六花爭巧出枯株。
天將平地開銀闕,人似清冰在玉壺。
未見囓氈持漢節,徒聞穿履待公車。
月邊恐有瑤臺路,擬欲凌空謁帝居。
眾多樹木在寒凍中癡癡地僵凍著不能復蘇,雪花競相展現靈巧從枯樹枝頭飄落。上天仿佛要在平地上開辟出銀色的宮闕,人就像清澈的冰處在玉壺之中。沒見到像蘇武那樣嚙氈持漢節的忠臣,只聽說有人穿著鞋子等待公車征召。月亮旁邊恐怕有通往瑤臺的路,我打算凌空而去拜謁天帝的居所。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六花:雪花,因雪花六角,故名。
銀闕:銀色的宮闕。
嚙氈持漢節:指蘇武在匈奴時嚙雪吞氈、持漢節不屈的典故。
穿履待公車:指等待朝廷征召。公車,漢代官署名,臣民上書和被征召,都由公車接待。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在冬季下雪時,詩人看到雪景有感而發,結合自身的理想抱負和對歷史人物的崇敬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雪景為切入點,借景抒情,通過用典表達情感。主旨在于展現雪景的同時,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情懷。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較高的創作技巧和豐富的想象力。
扁舟何處來,浩浩剡溪曲。不是雪夜期,松杉滿庭綠。
血隨清淚盡,號泣但馀聲。心弱思難盡,神衰夢易成。雁邊霜亂下,螢外月微明。不寐時吟嘆,棲禽亦未驚。
十載操持將相權,親提四海入陶甄。周公禮樂未墜地,伊尹勤勞真格天。青海不傳南下箭,黃河長渡北歸船。濟時毫發無遺力,數盡名臣孰與肩。
東郡多山水,高蹤想古人。欲歌招隱曲,風雨暗相親。
寺本飛來勝,山從兩峽奇。捫蘿探舊跡,躡屩讀荒碑。紫翠中天現,笙簧萬壑吹。由來陵谷異,登眺未堪疑。
黃沙蜆子賤如泥,赤鯉青鲇價總低。日飲兩杯家釀熟,閣徐經史又山溪。
山。化作民間巨彈丸。須有備,大地保平安。
今夕何夕明星光,梧桐露下金井涼。果瓜?餌競羅設,持針曳縷庭中央。云是天孫詣河鼓,蘭房桂殿凝云妝。天津水深不可涉,偃蹇烏鵲成飛梁。金支翠蕤恍明滅,隱隱玉佩鏘琳瑯。由來兒女齊拜祝,乞與巧慧能文章。吾聞牛女皆列宿,武丁之說誠荒唐。東西耿耿各照耀,云何此夕同徜徉。精靈下上逐云電,自有羽駕驂鸞凰。盈盈一水若橫帶,倏忽超軼誰能妨。況復析木自可度,豈必小鳥飛相將。會乘長風凌倒景,直瞰云漢求其詳。古來傳言如虎市,姮娥奔月今安藏。鴆媒娀女亦假設,陽臺云雨同渺茫。乃知世俗共誣惑,人間天上空相望。
李廣僇降羌,百戰侯不成。虞詡僇降羌,百口不一增。所以辛酒泉,終屈趙營平。天子誅南越,霜戈蕩煙箐。疇舉螳螂臂,鹵級千萬贏。斗印懸肘間,焉能使無腥。
入隴澹晨旭,舟行夾翠微。驚湍墮巒色,連岫引江霏。水木淹停策,云霞系客衣。從知人去后,堪憶在漁磯。
不覺悠悠過,東風換故年。青春消霰雪,白日滿山川。草綠飄梅地,江平去雁天。故園桃李動,東望每依然。為問閑茅客,窮愁何所歡。焚香延晝睡,酤酒過春寒。歲月顛毛換,古今行路難。浮生付造物,留滯復何嘆。
春至還往稀,日照山窗靜。時有石泉鳴,泠泠入孤聽。
春風也似江南早,梅與辛夷斗著花。自是無言桃李晚,莫嗔榆柳更萌芽。
楊柳風前白板扉,荷花雨里綠蓑衣。紅稻美,錦鱗肥,漁笛閒拈月下吹。釣得魚來臥看書,船頭穩置酒葫蘆。煙際柳,雨中蒲,乞與人間作畫圖。
渤渚水浴鳧,舂山玉抵鵲。皇漢方盛明,群龍滿階閣。君平因世閑,得還守寂寞。閉簾注道德,開封述天爵。相如達生旨,能屯復能躍。陵令無人事,毫墨時灑落。褒氣有逸倫,雅繢信炳博。如令圣納賢,金珰易羈絡。良庶神明游,豈伊覃思作。玄經不期賞,蟲篆散憂樂。首路或參差,投駕均遠托。身表既非我,生內任豐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