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駿右司見和雪句且有兩宮北狩之感復用韻二首 其一
萬里胡沙驚毳幕,北望旄頭天際落。
向來官軍如路人,受甲逡巡惟指鶴。
寧知竟屈鑾輅尊,問天火令何當燉。
落雪如絮不我溫,九關夢想血面論。
萬里胡沙驚毳幕,北望旄頭天際落。
向來官軍如路人,受甲逡巡惟指鶴。
寧知竟屈鑾輅尊,問天火令何當燉。
落雪如絮不我溫,九關夢想血面論。
萬里外的胡地沙漠上,氈帳令人心驚,向北望去,象征戰亂的旄頭星在天際隕落。過去官軍對待戰事像路人一樣冷漠,領了盔甲卻遲疑不前,只知推諉。哪里料到竟然屈辱了皇帝的尊嚴,問老天戰火何時才能平息。飄落的雪像棉絮卻不能給我溫暖,夢中想向宮廷訴說內心的悲憤。
毳幕: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旄頭:星名,古人認為它主兵亂。
受甲:接受鎧甲,指參軍作戰。逡巡:遲疑徘徊。指鶴:可能是用典,有推諉、躲避之意。
鑾輅尊:指皇帝的尊嚴,鑾輅是皇帝的車駕。
燉:通“燉”,這里指戰火熄滅。
九關:指宮廷。
此詩創作于北宋滅亡、徽欽二帝被擄(兩宮北狩)之后。當時國家局勢動蕩,山河破碎,官軍在面對外敵時表現不佳,詩人目睹國家的苦難,內心悲憤,于是創作此詩以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時局的不滿。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強烈,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增強了感染力。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災難的思考和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招邀風月須坡叟,
管領江山屬漫郎。
更筑危亭依巨石,
愿從二子老滄浪。
閒愁自昔,到如今當得,雪欺霜負。云亞天低抬不起,隨意白衣蒼狗。劍躍雙龍,筆搖五岳,也是閒筋斗。蝶黏蛛網,絲毫動得還否。
別有一線霏微,輕絲杪忽,系蟠泥秋藕。一恁敗荷凋葉盡,自有玉香靈透。眉下雙巖,電光猶射,獨運枯楊肘。無情日月,也須如此消受。
吾猶及見諸老,
今誰可寄斯文。
有杰材怕尋斧,
無妙質可受斤。
百里孤城晚,秋風上野航。
溪聲爭亂石,山色變殘陽。
宿鳥全依樹,農夫半在場。
使君清且簡,茅屋慶倉箱。
覓睡尋春夢不能,心香一縷篆孤燈。頻呼侍婢亭前看,月上花梢第幾層。
納涼銷夏碧窗紗,懶撲流螢月影斜。步到荷池聊撥悶,無端并蒂忽開花。
永夜深秋冷繡幃,不堪檢點舊寒衣。銅壺滴盡霜鐘響,惆悵金風又告歸。
肅氣窮冬分外嚴,支寒瘦骨鎖眉尖。遙憐塞上今宵雪,似此妝樓幾倍添。
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餞春無語。腸斷春歸路。
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只有鵑聲苦。
本欲先生一解頤,頓煩分米慰長饑。客無貴賤皆蔬飯,惟有慈親食肉糜。
夢里光陰挽不回,掩關獨坐萬緣灰。偶因問訊維摩病,香積天中施飯來。
汪侯老畫師,頓頓儉齏粥。
夙聞梅格好,乃復擅風竹。
師曾亡已久,真賞混珠蓿。
吾詩何足重,末技恨畫肉。
城中禱雨城外晴,城外禱雨赭云生。
赭云散盡暮天碧,城外遍起桔槔聲。
桔槔徹夜聲不停,判將身手與天爭。
天公仁閔覆蒼生,百神司命周八纮。
雨師喚云云不應,雷公鞭鼓鼓不鳴。
付與桔槔自作程,桔槔非人水不行。
鶴俯鸛啄尻首并,汗流漬與井干平。
畦中依然水不盈,苗稀散作魚尾赪。
夜闌氣盡聲不盡,隱隱倦力相支撐。
此時肅肅曉風清,城中達官夢初醒。
美人素綆汲銀瓶,轆轤卻向雕闌聽。
兩鬢蒼然心浩然,松窗深處藥爐前。
攜將道士通宵語,忘卻花時盡日眠。
明鏡懶開長在匣,素琴欲弄半無弦。
猶嫌莊子多詞句,只讀逍遙六七篇。
珠箔珊珊掛玉鉤,金梯軋軋倚紅樓。
桂搖團影上層漢,桐墜疏陰才半秋。
萬頃玉田和露白,一環瑤水帶霜流。
何人獨向繡幃泣,燭淚淋漓香篆幽。
秋風送盡炎威,
日色凄涼半掩。
皇天不斷春工,
紅我芙蓉萬點。
碧鮮庵,畫溪渡。目斷鴛鴦浦。
庭院深深,盡日飛紅雨。
望中鳥啄游絲,蝶粘飛絮。仿佛與芳魂同住。
更愁覷。禁得一樹棠梨,暗把春光數。
生死情緣,聽盡流鶯語。
總教妝閣鐘聲,香奩佛火,長則任、精靈來去。
夙昔羈何阜。記從君、歡場戲賭、醁醽千斗。自散華筵歸故國,也擬蓬蒿長守。詎又被、饑驅出走。再上高堂三載過,喜故人、情好還如舊。又飲我,床頭酒。
凄涼淚落三更后。憶庚辰、殘冬荒寺,群公聚首。雪惡風狂俱不畏,日日街杯在口。喜吟詠、賓文王叟。今我重來都好在,只此翁、已去泉臺久。今夕會,翁知否。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石裂崖崩,毒蛇當路。
樹倒藤枯,悉哩蘇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