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雨
拜起爐煙繞碧虛,臥龍隨雨躍天衢。
道邊草木已焦卷,巖下風雷若指呼。
河隴豈無冤系獄,海污防有浴川夫。
君王屢詔寛徭役,亦念凋氓苦未蘇。
拜起爐煙繞碧虛,臥龍隨雨躍天衢。
道邊草木已焦卷,巖下風雷若指呼。
河隴豈無冤系獄,海污防有浴川夫。
君王屢詔寛徭役,亦念凋氓苦未蘇。
我起身禮拜,爐煙裊裊繞向碧空,神龍隨著雨躍向天空要道。道路邊的草木已干枯卷曲,山巖下的風雷仿佛聽從指揮。河隴地區難道沒有含冤入獄的人?海邊或許有被冤枉的賢才。君王多次下詔減輕徭役,也該想想那些困苦還未緩解的百姓。
碧虛:碧空。
天衢:天空廣闊,任意通行,如世之廣衢,故稱天衢。
焦卷:干枯卷曲。
冤系獄:含冤入獄。
浴川夫:指被冤枉的賢才,出自《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
凋氓:困苦的百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當時社會可能面臨干旱等自然災害,百姓生活困苦,同時可能存在司法不公等問題。詩人看到降雨景象,由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借雨景抒發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對社會問題的憂慮。特點是景與情、現實與思考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詩人關注社會、心系蒼生的情懷。
晴巒一望紫煙重,玉洞桃花處處逢。蚤晚排云閶闔畔,天門遙插五芙蓉。
自織網羅為度生,守株一法足經營。而今亦學蜘蛛樣,不問外間雞鶩爭。
黯黯凄凄草色,狼狼藉藉花枝。江上煙波天共遠,樹外云山路更迷。故人音信稀。因病縱教廢酒,非愁自懶題詩。芍藥荼蘼開漸近,蹴鞠秋千樂有誰。雨僝風僽時。
無正文。
地隔紅塵接上方,亂藤高竹暝蒼蒼。半屏夜坐云牙冷,一飯朝飧石發香。雨后降龍歸咒缽,月明棲鶴下回廊。我來欲問西來意,安得醍醐灌頂涼。
蘇小墳前暫駐驄,可憐山色似芙蓉。美人雖死魂猶在,油壁香車處處逢。
落落不對俗,娟娟凈無塵。緬懷湘渭中,歲寒時相親。
隱幾蕭條丈室南,閉門活計舊嘗諳。祇疑曉月偏禁冷,無那春風解放憨。夢入冰壺魂易悄,歌回雪曲興同酣。蒙頭衲被團團里,鼻息如雷信飽參。
積雨荒村客到稀,苔階綠上欲侵扉。沖泥忽枉高軒過,傾蓋真增陋巷輝。倒屣出迎憐我老,累觴忘醉共君揮。滿堂玉屑談方劇,時仗吳公一解圍。
踏沙逢斷徑,坐石看浮槎。魚逐新生水,蜂尋未落花。
憶昔江南未起兵,吳山越水共知名。蘋萍日暖游魚出,桃李風和乳燕鳴。紫陌塵埃嘶步景,畫船歌管列傾城。于今征戍誅求盡,翻對鶯花百感生。
美人弄秋水,照映冰雪容。云巾紫霞佩,合在蓬萊宮。蘭舟桂為楫,泛泛清江中。今日西飛燕,明日南飛鴻。三山有仙客,綠發顏如童。期爾乘白鳳,縹緲翔天風。
陳平素無行,終為漢相國。陰謀固可鄙,奇計凡六出。后來諸呂難,卒賴陸賈力。豈緣富且貴,臨事意反詘。智者猶若斯,請為愚者說。
緇帷穿越逝聯翩,浮世悠悠過億年。卿我往來誰又見,石投于海浪依然。
水曹清貴治吳邦,更有風煙助錦囊。后夜吳松江上月,多應移照柏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