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伯時畫馬
禿筆戲掃凡馬空,人間始識天廐龍。
山城逼窄那得有,注目萬里生長風。
奚官緩牽紫絲鞚,好頭不著黃金籠。
時平諸番盡入貢,此是玉花于闐驄。
禿筆戲掃凡馬空,人間始識天廐龍。
山城逼窄那得有,注目萬里生長風。
奚官緩牽紫絲鞚,好頭不著黃金籠。
時平諸番盡入貢,此是玉花于闐驄。
用禿筆隨意揮灑,普通的馬在筆下都顯得平庸,人間這才見識到天廄中的龍馬。山城狹窄怎會有這樣的駿馬,它目光望向萬里之遙,似有長風涌起。馬夫慢悠悠地牽著紫色絲韁,這駿馬有著好頭顱卻不戴黃金馬籠頭。如今時局太平,各個番邦都來進貢,這匹馬就是于闐進貢的玉花驄。
禿筆:用得很舊的毛筆。
天廐龍:指皇家馬廄中的良馬。
奚官:養馬的人。
鞚:馬籠頭。
玉花于闐驄:于闐進貢的名馬玉花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李伯時是北宋著名畫家,擅長畫馬。此詩可能是詩人看到李伯時所畫的馬后有感而發,當時北宋社會相對穩定,與周邊番邦有一定交流,進貢名馬等情況較為常見。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李伯時畫馬技藝高超,突出駿馬的非凡。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和想象展現駿馬神韻。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人對繪畫藝術和駿馬的喜愛與贊美。
句芒肇其政,焰火為驅除。所向層冰泮,終還明月居。兩間存易簡,只手辟籧篨。吾道有如此,山川其舍諸。
被東風吹送,都看盡、蜀三川。向涪水西來,東山右去,劍閣南旋。家家露餐風宿,數旬間、渾不見炊煙。踏遍王孫草畔,眼明帝子城邊。萬家赤子日高眠。絲管夜喧闐。自梓遂而東,岷峨向里,漢益從前。人人里歌涂詠,愿君侯、長與作蕃宣。我愿時清無事,早歸相伴華顛。
到來園柳已菲菲,客舍經春未改衣。學道豈能辭眾笑,隨人終愧失初機。窗間曉漏臨丹闕,戶外晴嵐對翠微。僻興止宜耽寂寞,獨翻書史度斜暉。
庭穴蟻何處,長空燕不來。正須潮濕礎,又見月盈臺。汗背翻成雨,勞心已作灰。何當瞻拜際,一灑潤蒼苔。
秋風來木末,忽忽吹晚晴。木落雁南歸,嚦嚦多悲聲。少壯老復至,歲月方遄奔。我欲歌秋風,愁聽簫鼓鳴。
湖北山無地,湖南水徹天。云沙真富貴,翰墨小神仙。
西來天險自昆崙,登岳方知白帝尊。豈有巨靈開太華,繇來神禹鑿龍門。潼關戰后金湯盡,蒲阪秋來殺氣昏。愁絕兩河諸父老,歲時空禮督師魂。
紅樓冷落綵云緘,又抱琵琶逐客帆。卻笑多情白司馬,為渠猶自濕青衫。
莫言伯道無兒嗣,看取千秋祀事存。青林蔽日明為晦,紺宇生風暑亦秋。
青蓮初架壑,勝地已聲聞。未得瞻花雨,徒然想法云。幽愁歸自在,究竟總無文。所愿從師去,醍醐乞幾分。
東山千馀仞,其下文水馳。馳水去不還,高山黯無輝。夫子在世時,芳名揚四陲。夙志騖姬孔,肆力究皇羲。窅窅萬化原,玄悟探其微。秋荷襲裳衣,春蘭充佩袆。發軔蹈佳軌,周旋豈踰規。道存希有濟,才高未見施。曠視六合中,時時寫雄詞。奮如蛟龍躍,燁然云章垂。濟南講遺經,河汾論匡時。翹翹問業者,詵詵日來歸。居常以樂天,逍遙介期頤。一朝隨埃風,飄然遠去茲。奄忽歷星霜,今來四五期。嗟余忝鄉郡,夙昔仰蓍龜。引睇鑒湖阡,徒懷后時思。頫仰杳茫茫,中傷公詎知。
蓮塘之宮半畝寬,喜于幽處托盤桓。長松風掃笙簧奏,峻嶺云橫錦繡看。哦句遣懷移枕簟,巡檐索突笑衣冠。農人披豁談耕稼,較勝歌聲雜管弦。
萬種塵緣坐未消,山僧何處覓根苗。消磨日月惟林谷,斟酌乾坤看斗杓。尺幘尚堪韜黑發,夷途終見悟清宵。欲知吾道難言妙,試向虞廷聽鳳韶。
永夕秋風至,長空度征雁。徘徊步前墀,顧影空自嘆。涼露沾衣裳,明月轉銀漢。佳人期未來,又覺歲華宴。制得云錦書,迢迢托飛翰。
試上江樓望懷澤,暮云千朵碧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