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子余湖南道中寄弟子默二首 其二
卷里詩新出,關中記舊聞。
乾坤今轉大,吳楚昔嘗分。
霧失朱陵峒,晴開紫蓋云。
仍傳九疑尉,奇策動明君。
卷里詩新出,關中記舊聞。
乾坤今轉大,吳楚昔嘗分。
霧失朱陵峒,晴開紫蓋云。
仍傳九疑尉,奇策動明君。
書卷里新寫出了詩篇,聽聞了關中往昔的事跡。如今乾坤變得更加廣闊,吳楚之地過去曾有劃分。霧氣遮蔽了朱陵峒,晴天時紫蓋峰上云開霧散。還聽說九疑的縣尉,以奇策打動了賢明的君主。
卷:書卷。
關中:地名,一般指函谷關以西地區。
乾坤:天地。
吳楚:春秋時吳國和楚國,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朱陵峒:地名。
紫蓋云:紫蓋峰的云,紫蓋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九疑尉:九疑地區的縣尉。
明君:賢明的君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湖南道中,可能有感于歷史的變遷、地域的分合,結合聽聞的事跡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變化發展的狀態,詩人期待有才能者能為國家貢獻力量。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變遷,期許人才得用。其特點是意境開闊、語言大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
才知端如杜下平,異時何止任專城。三年俛首棲榛棘,行作沖霄鸞鳳聲。
蟹奴何太小,璅?腹中來。乃是沉香作,天然六脆開。持為兒女佩,市自海南回。贈我瓊瑤似,芬芳此一枚。
并峙雙臺峻,分馳四牡閑。共欣膏脈潤,未要粉泥乾。詩律何妨細,歡情豈遂闌。新畬行可問,載酒想同看。世味今如許,吾生本自閑。心期雖好在,欲習未全乾。錯莫塵編暗,棲遲壯節闌。不因勛業晚,清鏡亦頻看。
千山飛雪白硙硙,袖里吟鞭送客來。須出冰霜年貌改,眼藏狐貉語音猜。風吹陰磴魚鱗卷,日曝陽坡龜兆開。北去人煙山店遠,且煨新火煖離杯。
水闊雨溟溟,飛帆去不停。人聲兩厓斷,魚市一江腥。云已辭吳白,山初到越青。侯生數行淚,千里吊玄經。
信國河山誓,濠梁水木心。東來三世近,北望兩江深。繼別還成譜,承休欲嗣音。詩人桑梓意,時托短長吟。
金印累累肘后垂,桃花寶玉稱腰支。丈夫意氣本如此,自笑讀書何所為。
空庭清晝永,花落見春莫。誰念未歸人,草色江南路。
巍巍獨立,為世之則。用舍行藏,神龍莫測。凝然內照,靜觀其妙。其妙為何,不言而笑。立觀其體,坐觀其用。坐立俱忘,天真自動。
吏局區區得暇難,倚崖高閣暫登攀。群峰半出重林外,小艇橫浮一水間。霜葉信風隨鳥逝,晚云沉石伴僧閑。夕陽欲下猶回戀,更鼓清琴數弄還。
秋水凈如練,秋風漾縠紋。萍蹤何所寄,鷗鳥自為群。放眼波濤闊,澄懷清濁分。蘆花與明月,相對白紛紛。
春盡湖如鏡面平,扁舟送別古鄱城。相將我亦為行客,征雁來時好寄聲。
小小招潮物,雕成得水沉。為憐香膽細,持入繡囊深?;瘜師o命,銜禾亦有心。紅螺多腹汝,會向萬州尋。
憶昔秋風里,尋盟湘水傍。勝游朝挽袂,妙語夜連床。別去多遺恨,歸來識大方。惟應微密處,猶欲細商量。積雨芳菲暗,新晴始豁然。園林媚幽獨,窗戶愜清妍。晤語心何遠,書題意未宣。懸知今夜月,同夢舞雩邊。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東。九鼎既成,遷于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