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賓老過會稽訪余同游禹廟龍瑞宮晚歸二首 其二
禹穴徴前史,龍門訪隱書。
相攜如故里,失喜問吾廬。
此日登山屐,他年下澤車。
端能從我老,騰踐未應虛。
禹穴徴前史,龍門訪隱書。
相攜如故里,失喜問吾廬。
此日登山屐,他年下澤車。
端能從我老,騰踐未應虛。
探尋禹穴的相關記載要查閱前代史書,到龍門去尋訪隱士的書籍。我們相互陪伴就像回到了故鄉,驚喜地詢問我的住處。今日我們穿著登山的木屐登山,日后或許會乘坐下澤車出行。你若真能陪我到老,這游歷的時光不會虛度。
禹穴:相傳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徴:同“征”,尋求、考證。
龍門:這里可能泛指隱居之地。隱書:隱士所著之書。
失喜:喜出望外。
登山屐:登山時穿的木屐。
下澤車:一種適合在沼澤地行駛的短轂車,后泛指普通車輛。
端:果真、確實。
騰踐:指游歷、行走。
此詩是詩人次韻賓老來訪同游后的作品。賓老到訪會稽拜訪詩人,兩人同游禹廟、龍瑞宮等古跡。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詩人與友人在游覽中交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與友人相聚的情誼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以及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意境古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日常交游中的文學創作才華。
借得名園東郭東,清溪曲曲小橋通。千尋碧樹鶴巢頂,四面青山人在中。映水波分雙橘綠,經霜風散半林紅。勞君詩句頻相過,吟旁斜陽答遠鐘。
西青山人作山記,搜剔幽隱山靈愁。跡緣神馬自秦漢,祠追后稷經虞周。尋常一水五湖老,七十二峰千古秋。分明圖畫在中沚,美人何處心悠悠。
當年常貰酒,抱頸泣文君。作賦娛紅粉,彈琴對綠云。歲添愁脈脈,春使夢紛紛。莫作鸞皇嘯,泉臺定不聞。
未得吳公薦,空憐賈誼才。年年三月里,相憶看花來。
杭客矜龍井,蘇人代虎丘。小筐來石埭,太守賞池州。午夢醒猶蝶,春泉乳落牛。對之堪七碗,紗帽正籠頭。
刺繡何如倚市,力耕須要逢年。留醉堂中老子,日長沽酒無錢。
迷離煙霧墨華濃,窅靄澄空翠雨濛。欲向千山餐秀色,天南一管繞春風。
歲聿莫而歷蹇兮,執霜心以為柄。揚真氣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見性。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驚箕伯之襲幃兮,撞我思之悠悠。捧《柏舟》之佳韻兮,魂離披而生愁。持徽音之不二兮,憶兩髦之匹儔。覽嫠婦之悲賦兮,涕橫迸而沾襟。聆露雞之三唱兮,夜漫漫而思侵。竦余志于天崿兮,佩秋蘭而采綠芝。心與愿之不偕兮,遭坎廩而噫嘻。托素懷于白云兮,摭蔓茅于九疑。仰清都之剡剡兮,飲沆瀣而餐露葵。昔媯汭之厘降兮,欽帝命而名垂。乃洽陽之不作兮,道晻晻而日墮。紛吾髟髟有此內美兮,秉鉤陳之遺志。良夜忽焉而假寐兮,夢女媧之來惎。列清芬于筆端兮,則穢累而為粹。效前修之矩規兮,樛玄思乎遠睟。嘉涂山之蠲思兮,惡褒閻之嘕咥。閱女史其怦怦兮,九折撾而申肆。妎嬛媚之為郵兮,抱太素之天懿。緬先子之豐標兮,心搖搖而如醉。發鬤鬤而局曲兮,樹諼而靡寐。精貞函于方寸兮,飛譽冠乎天庭。處奄奄之塵區兮,敢舍志而違經。思英英而內棲兮,駕騰騰而上征。命靈靈而不昧兮,順天稟而修名。盡中饋之典職兮,調陰教而和羹。思窈窕之汋態兮,飲瓊瑤之玉漿。步芳躅其不忘兮,撫角枕而旁徨。
妙算無遺策,私憂有劇談。豐功期漠北,小試見湖南。煖席君何暇,妨賢我甚慚。詔將須尺一,象可應魁三。淮甸為寮日,私錢奉令時。同拚愞弱罷,爭忍碎煩為。報國存忠赤,逢人惜鬢絲。相從又相別,勛業迫男兒。
月窟何人到,向來標榜新。如今折桂者,不止一坊人。
姑射仙人玉雪肌,九華天上遇靈妃。鍊成金骨能輕舉,飛去瑤臺竟不歸。一代詞臣爭點筆,千年華表定沾衣。人間轉覺滄桑異,不信乘鸞有是非。
蒼蒼千仞,看大江東注。晝夜走蛟龍,喜金山、不隨波去。潮生潮落,不識幾何年,京口驛,瓜洲渡。南北虛舟路。風流蘇子,暇日尋僧語。解帶鎮山門,談笑間、禪床何處。妙高臺上,聽水調歌頭,月橫江,風滿樹。搔首青天暮。
葳蕤華結情,宛轉風含思。掩涕守春心,折蘭還自遺。
草莽何期奉御綸,歸裝猶映五云新。即教巖樹能招隱,長向天章頌作人。晏歲別離驚遠夢,他鄉行色共江春。有懷報國君先達,案牘為勞莫厭塵。
張公古仙伯,不樂云間游。騎騾穴山腹,洞天開清秋。空青凝丹室,積翠結石樓。玉女跪而化,銀漿冷不流。芝田水精鹽,華屋珊瑚鉤。神界杳莫測,鬼工信難侔。勢輕壺公壺,量狹禹九州。繞出具區底,仰出昆侖丘。煙然一束缊,吾欲窮其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