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上元
留滯沅湘浦,飄如云水僧。
來為萬里客,又看一年燈。
翠幰褰珠箔,高樓俯玉繩。
鼇山今夜月,應上最高層。
留滯沅湘浦,飄如云水僧。
來為萬里客,又看一年燈。
翠幰褰珠箔,高樓俯玉繩。
鼇山今夜月,應上最高層。
我滯留在沅水、湘水之濱,漂泊不定像云水僧一樣。不遠萬里來到這里做客,又一次觀看上元節(jié)的花燈。華美的車駕撩起珠簾,我在高樓上俯瞰著玉繩星。今夜鼇山之上的明月,應該會升到最高處。
辰州:地名。上元:即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
留滯:停留、羈留。沅湘浦:沅水和湘水之濱。
云水僧:云游四方的和尚,比喻行蹤漂泊不定。
翠幰(xiǎn):用翠羽裝飾的車幔。褰(qiān):撩起。珠箔:珠簾。
玉繩:星名,位于北斗七星的斗柄處。
鼇山:元宵節(jié)時用彩燈堆疊成的山形。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因仕途或其他原因羈留在辰州。上元節(jié)本是闔家團圓、熱鬧歡樂的節(jié)日,而詩人卻漂泊在外,在這樣的情境下創(chuàng)作了此詩,以表達自己的羈旅愁緒和對時光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漂泊異鄉(xiāng)的孤寂與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上元節(jié)的景象描寫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在特定節(jié)日的心境。
夕陽初隱地,人意喜新晴。屋閣乘潮月,簾飛度水螢。波平城突兀,野靜漏分明。一榻無三伏,翛然夜氣清。
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
南巖萬古靈,北戶向幽扃。緣洞逢三殿,窺空逗七星。泉疑鳴錫處,石帶補天形。不共山僧語,還看是武陵。
稱文既表溫柔德,示武須成蹈厲容。綴兆疾舒皆應節(jié),明明我祖樂無窮。
煙水惟便小艇,風波不到閒身。好對輕鷗野鶴,休論漁父秦人。
早春延望怯風沙,清晝行吟見物華。退食廣庭無一吏,護巢高樹有群鴉。晴光荏苒榆開莢,紅意相將杏作花。何許歸鴻方北向,可憐遠客正思家。
十年游宦未還鄉(xiāng),每遇親知倍感傷。五夜漏催更苦短,兩家情好話偏長。憑君歷歷詢州里,慰我懸懸念渭陽。明發(fā)分襟還有待,九霄云路看飛揚。
唯心唯識,平出平入。金刀之齊,玉尺之直。你喚甚么作三界,真?zhèn)€不曾遺顆粒。
我亦龍華會里人,同文會講憶前塵。傷心一唱驪駒后,紅豆花開十二春。
風急城闉砧杵動,雨馀園圃轆轤收。
吳宮成梵剎,銷歇尚遺名。臺峙荒琴薦,池存涸研泓。綺羅無復見,泉石有馀清。相送師歸去,重增吊古情。
前黃鵠兮不留女,后黃鵠兮不留子。同是嬰孩未有知,泉臺相伴徒為爾。女有魄兮子有魂,安得長隨黃鵠身。吁嗟兮,黃鵠恐汝復為人。
亦有新蟬噪晚風,小橋流水綠陰中。人言多是遺蝗化,果覺依稀似草蟲。
人今過半宿,詩每續(xù)殘篇。譙鼓雙湖月,僧鐘萬井煙。官清聞善政,秋近慶豐年。枕席心夷曠,何妨夜少眠。
秋入高樓風露涼,疑從月里送清香。五枝高折非難事,問取燕山竇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