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趙氏挽詩三首 其三
帝胄恩榮久,夫人獨儉勤。
仁心見輿誦,孝行溢前聞。
疇昔牛眠地,而今鶴吊墳。
家聲應更好,少長總能文。
帝胄恩榮久,夫人獨儉勤。
仁心見輿誦,孝行溢前聞。
疇昔牛眠地,而今鶴吊墳。
家聲應更好,少長總能文。
身為皇室宗親久享恩榮,夫人卻獨自保持著勤儉的美德。她的仁愛之心在百姓的歌謠中被傳頌,孝順的品行早已遠近聞名。過去選好的牛眠吉地,如今已變成有仙鶴憑吊的墳塋。家族的聲譽應該會越來越好,無論老少都擅長寫文章。
帝胄:皇室宗親。
輿誦:眾人的議論、歌謠。
疇昔:往昔、從前。
牛眠地:指風水好的墳地。
鶴吊:《搜神后記》載,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有少年欲射之,鶴乃飛,徘徊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笥谩苞Q吊”指對人的傷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夫人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夫人的敬重與哀悼而作。夫人身為皇室宗親,卻勤儉仁孝,其品德受到眾人稱贊,作者有感于此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夫人,贊頌其勤儉、仁愛、孝順的品德。通過描寫夫人的事跡和家族的未來,展現出夫人對家族的積極影響。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對品德的重視和對家族傳承的關注。
刻□□材圓,相成□不偏。守規心已正,受省禮仍全。有節通貞干,無邪抱直弦。向非兼羽翼,何得札俱穿。
南士如君幾,妙處方寸境。撐腸五千卷,落筆擅三影。喜談狂朱云,恥作諛谷永。憂時點髭雪,未肯疏鑷鏡。摩挲匣中龍,起視斗牛耿。每同畫灰語,寒夜僮仆屏。吾儕期歲晏,世俗任炎冷。江亭揮別酒,謔笑斗機警。景文兄弟情,畝異禾同穎。日邊多便驛,頻書來越嶺。
貢部掄才選,高風素所欽。方聞二道策,獻納百官箴。榮滯登臺晚,周爰注意深。有時無命嘆,遺恨古猶今。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蒲茸奪色,銅池著名。晨敷表異,三秀分榮。書于瑞典,光我文明。
出曲水未斷,入山深更重。泠泠若仙語,皎皎多異容。萬響不相雜,四時皆有濃。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久迷向方理,逮茲聳前蹤。
江山雖自歸同姓,心跡何由異貳臣。千古艱難蓋棺日,十分容易讀書人。
徊翔卿寺棘,轉漕楚江舟。忠厚臨人大,勤勞結課優。丹枝方習慶,梁木忽驚秋。天意寧無在,于門必有侯。
避寇巴山里,仍多風鶴猜。陰氛侵病骨,頑瘴妒詩才。入室與蚊斗,編籬防豹來。已荒松菊徑,猶夢鳳凰臺。
竹風吹落疏疏雨。紈扇收殘暑。小軒驀地細香來。莫是鄰家早有木犀開。玉環穿耳誰家女。自獻歌金縷。新聲和徹紫檀槽。袖出烏絲才說要揮毫。
稽亭山下三天洞,憶我金華物色同。拔地飛崖云洶涌,映空嵌穴樹蔥蘢。不知混沌何年鑿,直恐神仙有路通。終擬赤松歸隱去,清游還墮夢魂中。
短褐一枝筇,穿花云幾重。日邊花鳥使,定不到山中。
曩時阮步兵,埋照每沉醉。是身托曲蘗,真若有所避。誰知名教中,固自多樂地。花氣雜和風,相我曲肱睡。
舞罷斑衣玳瑁筵,瓊林玉樹半階前??v橫冀北三千隊,聚散蘭陰二十年。亭倚惠風臨曲水,徑穿奇石到平泉。莫將貝錦紆行樂,宣室行看太傅旋。
開物務便成,通幽自有程。退藏緣遇暗,入用為逢明。契理關潛受,知機力不爭。賴因相啟發,遂得振金聲。
歙山山頭云電馳,鬼工琢石出幽奇。割為玄硯余得之,四方相逐昌余辭。豈子鈍壽不足稽,泰山溜石重嗟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