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逢吉守李西美舍人二首 其二
妙齡高義動神京,獨出漢庭諸老生。
鳳閣縯綸朝視草,麟符分閫夜談兵。
猶聞豺虎縱橫在,已覺山河氣象清。
欲會風云扶帝業,先令草木識威名。
妙齡高義動神京,獨出漢庭諸老生。
鳳閣縯綸朝視草,麟符分閫夜談兵。
猶聞豺虎縱橫在,已覺山河氣象清。
欲會風云扶帝業,先令草木識威名。
年少時就因高尚的道義震動神京,在漢朝廷中獨自超越那些老臣。在鳳閣負責起草詔書,早晨審閱文稿,持麟符出守一方,夜里談論兵法。還聽說豺虎般的惡勢力還在縱橫肆虐,但已感覺到山河氣象開始清朗。想要順應風云際會來扶持帝業,先讓草木都知曉他的威名。
妙齡:年少。
高義:高尚的道義。
神京:京城。
漢庭:借指宋朝廷。
鳳閣:唐武則天時曾改中書省為鳳閣,這里泛指朝廷官署。縯綸:起草皇帝的詔書。視草:為皇帝起草詔書。
麟符:古代朝廷頒發的符信,這里指守臣的憑證。分閫:指擔任軍事長官。
豺虎:比喻惡勢力。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在李西美舍人任職期間,作者在安成遇到他時所作。當時可能國家面臨著一些內憂外患,李西美以其才能和作為在朝廷和地方都有一定影響力,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西美舍人年少有為、才能卓越,肯定他在任上的作為,表達對其扶持帝業的期望。其特點是語言大氣,通過意象和對比等手法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在文學上展現了對人物的贊美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公事之馀喜坐禪,少曾將脅到床眠。雖然現出宰官相,長老之名四海傳。
自別河陽驛,于今二十年。轟豗憂正急,傾覆意常懸。共濟歡無極,同歸事可憐。此時俱尚老,語及欲潸然。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樓臺雨岸船。月到中宵成白晝,浪翻平地作青天。塔鈴自觸微風語,灘石長磨細浪圓。龍化楚人來聽法,手擎珠獻不論錢。
亭內幽芳手可拈,亭外綠陰分四檐。主人出去云在榻,獨客行來月滿簾。佳禽四五似相語,小竹二三初放尖。自古天公惜清況,賞心樂事誰能兼。
門開悟。此去難為,雙眸回顧。得云輧,怡然穩駕,飆外樂聲堪睹。他舊朋霞友,舞袖前來談吐。中素。知余唯有,慈悲公據。主。風做里,不能重步。離上已清涼,圓明返照,出自家園圃。吉瑞祥嘉慶,今也宿于何處。誠露。非遙欣指,朝元觀所。
阿儂生小歡場。撥龍香。不似開元供奉譜霓裳。和戎策。單于國。伴紅妝。比似漢家馬上更凄涼。
我心若有生,夢境堪把玩。目前今洞然,底處藏憂患。
人壯三吳地,天開五岳圖。神交江月迥,目極海云孤。老鳳鳴琪樹,秋花照玉壺。洞庭騷雅會,知爾說狂夫。
纓紱騶衣一色紅,玉華光照苑門空。昭陵六駿秋風里,辛苦文皇百戰功。
秋風吹練衣,獨驚游子心。空山應金氣,十日五日陰。始欣草木蕃,復見霜露侵。客館固蕭條,豈無酒可斟。臨觴反不樂,所感親故深。飛云引長望,鳴螀續孤吟。家鄉遠莫見,斜陽罷登臨。
銀質金書六字文,酌時隨量淺深分。貴同玉瓚藏為寶,德比醇醪飲自醺。
世有聰明士,勤苦探幽文。三端自孤立,六藝越諸君。神氣卓然異,精彩超眾群。不識個中意,逐境亂紛紛。
待闕官期遠,僑居客思多。許時閑日月,愿與局中磨。
杜宇啼殘漏正長,滿林斜月到匡床。浮生寤寐皆成夢,舊事悲歡總可傷。知己未亡琴廢軫,雄心猶在劍銷芒。枕前二十馀年淚,半在他鄉半故鄉。
長安相餞后,倏忽又秋風。伏枕渾三月,徵醫賴兩公。世人憎賈傅,予意得王充。努力趣吾道,乾坤若轉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