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維心赴次律賞芍藥一首
巖前紅藥媚深幽,更為余春一笑留。
疇昔鄒枚俱倦客,而今陶謝得同游。
真香雨裛來無盡,妝艷風熏喜欲浮。
未羨木奴千戶比,主人原是醉鄉侯。
巖前紅藥媚深幽,更為余春一笑留。
疇昔鄒枚俱倦客,而今陶謝得同游。
真香雨裛來無盡,妝艷風熏喜欲浮。
未羨木奴千戶比,主人原是醉鄉侯。
山巖前的紅芍藥在幽深之處顯得格外嫵媚,為這暮春留下一抹笑容。過去鄒陽、枚乘都是疲憊的游子,如今陶淵明、謝靈運般的雅士得以一同游玩。芍藥的真正香氣經雨滋潤源源不斷,艷麗的妝容在微風中仿佛歡喜得要浮動起來。不用羨慕擁有眾多柑橘樹的富足,主人本就是醉鄉中的王侯。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紅藥:紅芍藥。
余春:暮春。
疇昔:往昔,從前。
鄒枚:指西漢文學家鄒陽和枚乘。
陶謝: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和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裛(yì):通“浥”,沾濕。
木奴:指柑橘樹。
醉鄉侯:指喜好飲酒、陶醉于酒鄉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暮春時節,詩人與友人一同觀賞芍藥花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詩人心情閑適,與友人相聚賞景,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暮春賞芍藥之景,展現與友人同游的愉悅。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增添文化底蘊,語言優美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詩歌創作風格。
曳衲西風古渡寒,一帆落日問驚湍。不愁暝色橫天外,為有鐘聲出樹端。相得自忘村野僻,頻來轉覺道情寬。當年禪學同煙水,更向鐙前敘夙歡。
愁憑北酒緩中腸,情寄南云去路長。心似寒砧搖獨杵,身同警枕轉空床。梅花早白非關雪,蒲柳先衰可待霜。高足要津緣底事,也知老大是徒傷。
美人在何許,相望正悠悠。云窗霧闔,遙想宛在海中洲。空對殘云冷雨,何限重山疊水,一夢到無由。遺怨寫紅葉,薄幸記青樓。金烏擲,玉蟾缺,物華休。鳳梧眢井,一夜風露各驚秋。唯有遠山無賴,淡掃一眉晴綠,特地向人愁。斂袂且歸去,回首謾遲留。
青衫寥落十年身,始信窮通本夙因。詩興每從愁里發,人情惟有醉時真。事當失意才知命,話到無言更愴神。畢竟詩書非誤我,歧途偏得賞心人。
涼。如水春陰壓畫廊。秋千罷,無力倚銀床。
世事原逝水。但看來、君我情懷,未應至此。聞說團圓多易缺,我本團圓無幾。只別恨、離愁遍是。記得平生曾笑語,道雞皮、鶴發真堪恥。償君愿,曇花里。貽我艱難方未已。待從君、一事驚心,身為人子。況是四方多難日,涂炭生民極矣。有群在、吾何敢死。但使此心常不住,任色空、空色頻頻起。拈花笑,空王旨。
章貢千峰入客船,儲潭秋好夜無煙。來時剛擬金陵月,未到金陵月已圓。病后絺衣怯露寒,娟娟山月掩篷看。故園朋舊多相憶,何處更深獨倚欄。漫將杯酒佐馀酣,旅次新愁未慣諳。極目遙空秋一色,月明偏自炤江南。
南郡迎春律,東風罷雪花。毳衣辭冷節,蓬鬢受年華。性僻為邦簡,身危去國賒。祗應與田父,歸種故園瓜。堂吏封州印,家兒獻歲盤。春兼梅蕊淺,興落酒杯寬。瘴癘全生足,驅馳向晚難。不遑將父母,何以慰承歡。嶺雪初消臈,紅泉已動春。兩年遷客地,萬里獨吟身。黃鵠長垂翅,蒼鷹不附人。山林無限好,猶自戀風塵。細雨知冬盡,催花故媚春。瀟湘逢獻歲,幽獨正愁人。嶺海猶遷客,乾坤有戰塵。何時一尊酒,相對白頭親。
斯文欣契合,時序感推遷。不朽期今日,論交罄百年。眾流趨下壑,孤岳聳高天。大業非知己,難將此意傳。
井鄉聚散笑匆匆,歲月無情忽兩翁。燈火城南聽夜雨,桑麻杜曲憶春風。百花新意皆歸燕,萬里離愁獨寄鴻。重約扁舟尋禹穴,夕陽疏樹亂云東。
揮手千盤磴道長,紫霄飛觀半蒼茫。走從太史書牛馬,翎借仙人躡鳳凰。金殿曉攀玄帝宅,瑤池秋宴白云鄉。遠游可待吾將去,天柱峰頭煉九陽。
荊王夢罷已春歸,陌上花隨暮雨飛。卻喚江船人不識,杜秋紅淚滿羅衣。
稻穗登場谷滿車,家家雞犬更桑麻。謾栽木槿成籬落,已得清陰又得花。周遭圩岸繚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苗初熟處,翠茸錦上織黃云。
舊時秋水醉吟者,且作西山病叟呼。可惜黃花逢令節,樽中酒燥筆頭枯。
朝行佛屋魚千里,暮借僧床鷯一枝。窗下秋蟲解人意,似憐羈客伴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