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五日花下作
二月五日花如雪,
五十二人頭似霜。
聞有酒時須笑樂,
只有且來花下醉,
從人笑道老顛狂。
二月五日花如雪,
五十二人頭似霜。
聞有酒時須笑樂,
只有且來花下醉,
從人笑道老顛狂。
二月五日,花兒像雪一樣紛紛飄落,我五十二歲了,頭發已像霜一樣白。聽說有酒的時候就要歡笑作樂,只能暫且來到花下沉醉,任憑別人笑我老來癲狂。
五十二人:作者自指,當時作者五十二歲。
頭似霜:頭發像霜一樣白,形容年老。
從人:任憑別人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五十二人頭似霜”可知,當時作者已年過半百,或許是在看到春日繁花,感慨時光匆匆、自身老去,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及時行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直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
舊隱松林下,沖泉入兩涯。
琴書隨弟子,雞犬在鄰家。
茅屋長黃菌,槿籬生白花。
幽墳無處訪,恐是入煙霞。
家在荒陂長似秋,
蓼花芹葉水蟲幽。
去年相伴尋山客,
明月今宵何處游。
雨余芳草凈沙塵,
水綠沙平一帶春。
唯有啼鵑似留客,
桃花深處更無人。
路轉第六峰,傳是十里程。放石試淺深,eg壁蛇鳥驚。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莖。回途歇嵌窟,整帶重冠纓。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漸近神仙居,桂花濕溟溟。
陰苔無人蹤,時得白鶴翎。忽然見朱樓,象牌題玉京。
沉沉五云影,香風散縈縈。清齋上玉堂,窗戶懸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聲丁丁。膻腥遙問誰,稽首稱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殘雪英。
任性常多出,人來得見稀。
市樓逢酒住,野寺送僧歸。
簷下懸秋葉,籬頭曬褐衣。
門前南北路,誰肯入柴扉。
昨日山家春酒濃,野人相勸久從容。
獨憶卸冠眠細草,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恐笑龍鐘。
夜愛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樹影,白犬吠猿聲。
一磬山院靜,千燈溪路明。
從來此峰客,幾個得長生。
舊伴同游盡卻回,
云中獨宿守花開。
自是去人身漸老,
暮山流水任東來。
一身禪誦苦,灑掃古花宮。
靜室門常閉,深蘿月不通。
懸燈喬木上,鳴磬亂幡中。
附入高僧傳,長稱二遠公。
僻巷鄰家少,茅簷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渡水傍山尋絕壁,
白云飛處洞天開。
仙人來往行無跡,
石徑春風長綠苔。
自小看花長不足,
江邊尋得數株紅。
黃昏人散東風起,
吹落誰家明月中。
老將明王識,臨終拜上公。
告哀鄉路遠,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門里,銘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濫,獨傳說英雄。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閉門醫病鶴,倒篋養神龜。
松際風長在,泉中草不衰。
誰知茅屋里,有路向峨嵋。
寄遠空以心,心誠亦難知。
篋中有秋帛,裁作遠客衣。
縫制雖女功,盡度手自持。
容貌常目中,長短不復疑。
斜縫密且堅,游客多塵緇。
意欲都無言,浣濯耐歲時。
殷勤托行人,傳語慎勿遺。
別來年已老,亦聞鬢成絲。
縱然更相逢,握手唯是悲。
所寄莫復棄,愿見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