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蘇彥師見寄
長年眼力怯看書,每見先生愧腹虛。
猶覺是身多凈業,欲投禪客問真如。
向來水驲分襟罷,常記河梁握手初。
從此論交同畢杜,巷南巷北莫相疏。
長年眼力怯看書,每見先生愧腹虛。
猶覺是身多凈業,欲投禪客問真如。
向來水驲分襟罷,常記河梁握手初。
從此論交同畢杜,巷南巷北莫相疏。
多年來眼力差不敢看書,每次見到先生都慚愧自己腹中空虛。還覺得自身有很多善業,想投奔禪客去探究真如之理。從前在水路驛站分別后,常常記起在橋邊初次握手的情景。從此結交如同畢耀和杜甫,不管住得近還是遠都不要相互疏遠。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怯:害怕,這里指眼力差不敢。
凈業:佛教語,指清凈的善業。
真如:佛教語,指事物的真實狀況、真實性質。
水驲(rì):水路驛站。
分襟:離別。
河梁:橋,常指送別之地。
畢杜:指唐代詩人畢耀和杜甫,二人交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蘇彥師分別后,蘇彥師寄詩給他,他便次韻回寄。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安穩的時期,詩人在反思自身學識,同時也珍視與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自身學識的反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之間深厚的友情和自我審視的態度。
聞道三茅五洞門,翛然來往御風仙。云深騏驥那容步,松古龜蛇莫問年。
邂逅江頭披霧語,尋思巖畔枕流眠。自憐天柱曾孫老,句曲清游合有緣。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陣上祁連。 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
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萬戶千門,張衡之所曾賦。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作枝,珠簾以玳瑁為柙。其中有麗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亦有潁川、新市,河間、觀津,本號嬌娥,曾名巧笑。楚王宮內,無不推其細腰;魏國佳人,俱言訝其纖手。閱詩敦禮,非直東鄰之自媒;婉約風流,無異西施之被教。弟兄協律,自小學歌;少長河陽,由來能舞。琵琶新曲,無待石崇;箜篌雜引,非因曹植。傳鼓瑟于楊家,得吹簫于秦女。
至若寵聞長樂,陳后知而不平;畫出天仙,閼氏覽而遙妒。且如東鄰巧笑,來侍寢于更衣;西子微顰,將橫陳于甲帳。陪游娑,騁纖腰于《結風》;長樂鴛鴦,奏新聲于度曲。妝鳴蟬之薄鬢,照墮馬之垂鬟。反插金鈿,橫抽寶樹。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北地燕脂,偏開兩靨。
亦有嶺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寶鳳,授歷軒轅。金星與婺女爭華,麝月共嫦娥競爽。驚鸞冶袖,時飄韓掾之香;飛燕長裾,宜結陳王之佩。雖非圖畫,入甘泉而不分;言異神仙,戲陽臺而無別。真可謂傾國傾城,無對無雙者也。加以天情開朗,逸思雕華,妙解文章,尤工詩賦。琉璃硯匣,終日隨身;翡翠筆床,無時離手。清文滿篋,非惟芍藥之花;新制連篇,寧止蒲萄之樹。九日登高,時有緣情之作;萬年公主,非無誄德之辭。其佳麗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
既而椒房宛轉,柘館陰岑,絳鶴晨嚴,銅蠡晝靜。三星未夕,不事懷衾;五日猶賒,誰能理曲。優游少讬,寂寞多閑。厭長樂之疏鐘,勞中宮之緩箭。輕身無力,怯南陽之搗衣;生長深宮,笑扶風之織錦。雖復投壺玉女,為歡盡于百驍;爭博齊姬,心賞窮于六箸。無怡神于暇景,惟屬意于新詩。可得代彼萱蘇,微蠲愁疾。
但往世名篇,當今巧制,分諸麟閣,散在鴻都。不藉篇章,無由披覽。于是然脂暝寫,弄墨晨書,撰錄艷歌,凡為十卷。曾無參于《雅》《頌》,亦靡濫于風人。涇渭之間,若斯而已。于是麗以金箱,裝之寶軸。三臺妙跡,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高樓紅粉,仍定魯魚之文;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靈飛六甲,高擅玉函;《鴻烈》仙方,長推丹枕。
至如青牛帳里,馀曲未終;朱鳥窗前,新妝已竟。方當開茲縹帙,散此絳繩。永對玩于書帷,長循環于纖手。豈如鄧學《春秋》,儒者之功難習;竇傳黃老,金丹之術不成。固勝西蜀豪家,托情窮于魯殿;東儲甲觀,流詠止于《洞簫》。孌彼諸姬,聊同棄日。猗與彤管,麗矣香奩。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方期戩谷。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茲 一作:并)
漠漠云飛鳥,盈盈月近城。渚煙籠蟹舍,江水應鼉更。
秋色千林黛,鐘聲一杵清。好尋樵父話,相與把杯傾。
曉星千點亂,殘夢據鞍醒。柳折灞橋曲,馬嘶秦塞營。
溪波青玉鏡,鳥語紫鸞笙。無限江鄉感,詩情付旅程。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船半欲沉。 宿鷺眠洲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蠻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風野艇秋。 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臘月金陵有俠客,雪中訪我長干陌。雙樹初彫惠遠林,六花正覆袁安宅。
杯酒相逢總夙緣,江山轉盼空陳跡。聞君明發廣陵游,淮水孤帆重倚樓。
二十四橋何處是,思心隨夢到揚州。
世事年來與愿違,春深無語對花飛。曹王座上空陳伎,襄子橋邊但請衣。
鏡里顏銷恩寵薄,床頭金盡結交稀。出師未報陰山捷,身沒沙場竟不歸。
梁代叢林敞,齊關淀水賒。觀梅乘雨霽,問樹識年華。
佛供移香凈,僧窗影月斜。夜深鐘梵起,飄處即靈花。
香銷玉樹更生春,不見當年種玉人。莫道有情非草木,半垂未展似傷神。
冬月沉輪空夜闌,綺窗華燭自凝寒。春來依舊清光滿,只恐催人不耐看。
不識別家久,但看明月暉。關山一以鑒,驛路遠相違。
影落吳云盡,涼生楚樹微。天邊有烏鵲,思與共南飛。
寒蟬乍咽,橋外停蘭楫。一帶江村殘雨歇。聽到五更欲斷,淡月蕭疏又秋色。 這時節,夢兒乍成得。櫓聲苦、響偏急。記烏衣巷柳曾相識。捲起孤蓬,迢迢往事,一樹無情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