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祐皇太后挽詞三首 其二
化行江漢域,人喜翟車還。
色養(yǎng)方無阻,神游遽莫扳。
月沉長樂殿,云繞慶都山。
不奉旋京駕,千秋慘圣顏。
化行江漢域,人喜翟車還。
色養(yǎng)方無阻,神游遽莫扳。
月沉長樂殿,云繞慶都山。
不奉旋京駕,千秋慘圣顏。
教化推行到江漢地區(qū),人們欣喜皇后車駕歸來。本可長久地盡孝侍奉,不料太后突然仙逝難挽留。月亮沉落在長樂殿,云朵環(huán)繞著慶都山。不能侍奉太后返京車駕,千秋萬代讓圣上容顏凄慘。
化行:教化推行。
翟車:皇后所乘之車。
色養(yǎng):指人子和顏悅色奉養(yǎng)父母。
神游:指人的精神或靈魂離開肉體,這里指太后去世。
扳:通“攀”,挽留。
長樂殿: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太后居住的宮殿。
慶都山:傳說為堯母慶都所居之地,這里借指太后安息之處。
隆祐皇太后孟氏歷經(jīng)多次波折,在南宋初期有一定影響力。此詩創(chuàng)作于她去世后,當時南宋政權處于特殊時期,太后的離世對朝廷和民眾都有較大影響,詩人作挽詞表達對太后的哀悼。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隆祐皇太后,突出了太后生前的影響及離世帶來的悲痛。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挽詞莊重肅穆的風格,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感和文化氛圍。
嵩岱國之鎮(zhèn),鳳麟天所生。
有人占寶氣,無耳著修名。
斯道自神圣,爾曹聊重輕。
晉書定一付,一代聽權衡。
諤諤東溪士,吹簫澗谷春。
一別阻云水,相思勞夢魂。
五湖秋夜月,三島春空云。
璚標月夜見,玉唾云閑聞。
何當一返駕,吟弄終乾坤。
天上玉麒麟,橫秋爽氣新。
書癡心篤好,彩戯日長春。
直去攀丹桂,須為近紫宸。
外家多慶事,接武有名人。
聞說天臺髻未髽,中年方遂此煎茶。
不行四十九盤嶺,那見二千余盞花。
架壑橫空瘦龍脊,崩云裂石怒雷車。
他時乞我三椽地,莫效曇猷滴兩漥。
朝暾拔山紅一丈,露草煙林氣蕭爽。出門華構照新綠,并轡寶珂喧碎響。
僮奴尚語林薄間,馬蹄勢已青云上。琳宮百年傲風雨,氣象雄深挾千嶂。
青山固是耐久交,老檜真成丈人行。山童候門驚馬嘶,道士疊爻知客訪。
情親肯自摘嘉蔬,興發(fā)更遣沽村釀。未妨意行窮勝踐,不用心違嘆仙賞。
雙峰喚我卻西去,穿逕縈紆轉修蟒。荒橋下馬久??立,孤塔懷人嘿惆悵。
多謝山僧供湯餠,腹猶果然虛雅餉。只應探討盡老釋,坐覺仙凡絕天壤。
碎礫誰參水底禪,飛蜺空閣云間仗。凌霄固有飛霞珮,塵蒙濁骨何由往。
歸來閉戶省初念,一炷爐香薰宿障。題詩聊復紀勝游,永與名山鎮(zhèn)龍藏。
五十光陰兩歲過,頭顱閑處自摩挲。
隔籬山影誰招去,滿樹梅花獨占多。
物色年華同我老,蜂情蝶思柰渠何。
少時一劍明秋水,放在塵中久不磨。
生與酒俱生,長與酒俱長。行時酒在樽,坐時酒在盎。一日不舉酒,一日眉不放。
春來身無事,結客鏖勝賞。南山步新堤,西湖撐彩舫。或飛名園蓋,或祖都門帳。大酌須淋漓,小酌猶酣暢。
家山忽入夢,江頭問兩槳。友社惜我去,共和驪駒唱。劇飲連晝夜,大似灌鼠壤。不往慍眉須,好意難棄忘。
平生無肺病,因茲作微恙。終夕勞喘呀,如吹竹筒樣。積痰動盈缶,咽吐不停吭。童奴更謁諫,浸恐傷府藏。
萬里寄一身,節(jié)宣豈宜爽。??蕘不可遺,予心默云當。飲食著圣經(jīng),觀頤識爻象。慣習未易奪,剛制乃所尚。
初如鍵弩牙,又類遏溪漲。稍稍撤觴斝,久之絕悵望。腸枯與吻燥,但當吸瀣沆。宵枕遂小康,其效疾影響。
遽言終止之,未敢保其往。酒頌我文章,酒徒我鉤黨。有時倚危樓,搔首獨惆悵。
大藥不可求,此物足憑仗。陶謝匪沉酗,遺意覘佛彷。下士聞道笑,識者眉睫上。更欲買黃金,歸鑄杜康像。
云徹通明殿,風涵白玉樓。
幽人當此夜,滿意作中秋。
念念何曾問,塵塵自不收。
覊懷忽冰釋,天地一虛舟。
一絲架空居,巧若出杼機。
彌綸不知勞,終日周遭馳。
相彼造為艱,中有鴟鸮詩。
豈獨考其室,為罝陷群飛。
口腹共此累,坐嘆寧以疵。
微我畋漁意,其端詎庖犧。
雨過助浮妄,大小出琲璣。
疾風輕群脆,覷隙防藩籬。
摩挲一寸腹,吾廬正于茲。
惻剝風枝恨,若為開我顏。
索居詩社廢,多病酒杯慳。
本自便三逕,何曾夢九關。
臨溪問魚樂,知我是青山。
晉公幕府總豪英,末至非才愧長卿。
已去化爐金尚躍,更分客袂涕空橫。
早催劍棧迎千騎,更借湖山勸一觥。
水自嘉陵流到海,尺書應有故人情。
喻指喻馬,何勞真假。說性說心,轉見病深。
靈山拈花,不曾動著。少林冷坐,徒自沈吟。
良工欲寫莫可寫,汝曹敬之隔千林。
山陰陰,水沈沈。蒼苔雪徑冷不徹,花鳥夕陽閑古今。
真兮真兮,胡得而臨。
辛楣兮藥房,蘭枅兮桂楹。翼翼兮新宮,穆將進兮芳馨。
柏實兮松液,芝華兮若英。奠瓊斚兮清酤,玉俎析兮嘉牲。
雅聲兮遠姚,鏘和平兮鼓鐘紛。繁會兮竽笙,靈連蜷兮須搖。
儐暗藹兮紛紜,潔我心兮恭事,靈欣欣兮燕寧。
仁田義鉏德其種,晚歲坐看苗幪幪。先生一去不可識,但喜郎君實麟鳳。
一線微言驚道喪,九鼎斯文頼君重。圣門濤瀾無畔岸,我嘗操舟怯奔涌。
中流奪魄不敢進,亂流而濟渠甚勇。射鼷強弩勿妄發(fā),彈雀明珠戒輕用。
峩冠進之白玉堂,天高會借長風送。細尋耒耨竟誰力,铚艾猶傳掛丘垅。
朝來示我幽宮刻,再拜整冠輒成誦。乃知先生一世士,學如荀揚文屈宋。
四邊海宴中國尊,已嘆銅駝沒荒茸。轉頭飲馬長城下,共指先幾世爭竦。
竟不一官止韋布,大澤深丘老梁棟。岷江濫觴固未快,末流與海爭澒洞。
我聞天窮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九京幽幽復何憾,一杯徑往澆余痛。
薤歌嗚咽不成聲,但覺風干云亦凍。
門外喧呼驚失馬,天邊未暇問牽牛。
報恩不作雀銜玉,快意遂為鷹脫鞲。
他日蓋帷吾已許,暮年繩勒汝應羞。
故知多憶橫門道,定厭青絲久絡頭。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