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祐皇太后挽詞三首 其一
四紀歸坤極,三朝賴母臨。
德齊先后懿,恩及圣君深。
冊寶追崇祀,衰麻欲報心。
哀榮千古事,誰復嗣徽音。
四紀歸坤極,三朝賴母臨。
德齊先后懿,恩及圣君深。
冊寶追崇祀,衰麻欲報心。
哀榮千古事,誰復嗣徽音。
太后在位近四紀,三朝都仰賴她的護佑。她的品德與歷代賢后一樣美好,對圣君的恩澤深厚。如今用冊寶追崇祭祀她,我身著喪服懷著報答之心。這哀榮是千古之事,誰還能繼承她的美德和美譽呢。
四紀:一紀為十二年,四紀約四十八年,指太后在位時間。
坤極:指皇后之位。
三朝:指三個朝代或三位君主在位時期。
先后:歷代的皇后。
冊寶:冊書和寶璽,用于追封、祭祀等儀式。
衰麻:指喪服。
徽音:美譽、美德。
隆祐皇太后是宋哲宗的皇后孟氏,歷經三朝,在南宋初期有重要影響。此詩應是在她去世后,為表達對她的追思與贊頌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隆祐皇太后的品德與恩澤,突出她在三朝的重要地位。語言莊重,情感真摯,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太后的敬重。
草徑晴嬉孺子牛,花經新雨是天休。李三郎畔頻移座,黃四娘邊漫系舟。畫筆可無才點染,詩家愁有韻拘囚。吟馀再讀青年賦,卻笑楊園猗畝邱。
籌策于今借幕中,退朝尊酒未曾空。浮云亦自憐燕館,白雪真能操楚風。賓客人多逢冠鹖,扁舟予擬逐飛鴻。竹林肯厭過逢數,瑤水年年曲宴同。
前年與君登祝融,今日共上飛云峰。我年逾八君望七,如此嘉會能幾逢。朱陵朱明本一天,風花雪月將無同。愿君且莫動歸念,無窮花鳥在春風。
道人寫竹并枯叢,卻與禪家氣味同。大抵絕無花葉相,一團蒼老墓煙中。
漢陽無別樹,只有柳依依。一片湖光里,參差映夕暉。樓臺含雨暗,鐘磬吐風微。卻月城邊水,沿洄暮不歸。
官吏急星火,驅民疏漕河。城中三尺泥,歲晚風雨多。雨聲來未已,清滿幽人耳。曲肱篷底眠,船隨夜潮起。
生年踰二十,拜命始三加。歲旦留尊柏,春光到檻花。北堂童稚夢,東郭旅人家。漫笑謀身拙,吾生未有涯。
寺門秋竹冷煙扉,石路欹斜在翠微。領略心情忘我病,寂寥光景見人稀。欲題古壁花生眼,久坐荒苔蘚透衣。應笑學空多歲月,個中還掛往來機。
何堪轂擊復肩摩,一片閒云此地過。鄉國別來風土異,市門開處里兒多。青山路夾黃茅店,黑齒人披綠箬蓑。添得吟僧詩興好,晚涼無那扣輪歌。
當年扈從直長楊,想見秋山槲葉黃。沙外小灘圓似月,眼明雙鹿噍斜陽。
老年懷抱晚秋天,欲去思君重黯然。聞道歸來有消息,江頭錯認幾人船。
孤吟未就且銜杯,燈滅花明月半開。昨夜東風春帳里,朦朧輕夢似伊來。
信矣勞物化,憂襟未能整。薄言遵郊衢,總轡出臺省。凄凄節序高,寥寥心悟永。時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嶺。眷然惜良辰,徘徊踐落景。卷舒雖萬緒,動復歸有靜。曾是迫桑榆,歲暮從所秉。舟壑不可攀,忘懷寄匠郢。
春聲初聽盎中牛,已分花開到此休。但使韻能回俗駕,未論材可作仙舟。云橫極浦愁湘佩,雨暗長門泣漢囚。千古麗情誰買得,榆錢空有積如邱。
朋得西南直諒聞,同行宜入仲尼門。交成一體慕龍友,政在諸家嗤魯孫。雪唱紛紜臘天瑞,詞源洶涌峽江痕。二公如月如太白,我亦影隨同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