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婦行
樹頭恰恰晴鳩喜,上巳人家掃蠶蟻。
紙窗茅屋春雨寒,買炭添爐中夜起。
平明采葉晞露痕,隨刀翠縷如絲勻。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麥祀蠶神。
咽明足緊解絲簇,猶向前溪問茅卜。
東鄰西里想殷勤,借問今年幾分熟。
繰車軋軋桑陰涼,主家人立鴻雁行。
絲成不得半縷著,一生麻纻隨風霜。
樹頭恰恰晴鳩喜,上巳人家掃蠶蟻。
紙窗茅屋春雨寒,買炭添爐中夜起。
平明采葉晞露痕,隨刀翠縷如絲勻。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麥祀蠶神。
咽明足緊解絲簇,猶向前溪問茅卜。
東鄰西里想殷勤,借問今年幾分熟。
繰車軋軋桑陰涼,主家人立鴻雁行。
絲成不得半縷著,一生麻纻隨風霜。
樹頭的斑鳩歡快地啼叫,上巳節時人們開始孵化蠶蟻。紙窗茅屋在春雨中透著寒意,養蠶人半夜起來添炭加火。天亮后去采桑葉,露水還掛在葉上,用刀割下的桑葉像翠絲一樣均勻。蠶到三眠時春天已快過去,趕緊煮新麥祭祀蠶神。天剛亮就緊張地解開絲簇,還到前溪去問卜。東鄰西舍相互問候,打聽今年蠶繭收成如何。繅車在桑陰下軋軋作響,主人家站成一排。可織成的絲自己卻不能穿半縷,一生只能穿著麻苧衣衫在風霜中度過。
恰恰:形容鳥叫聲。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蠶蟻:剛孵化的幼蠶,體小如蟻。
三眠:蠶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四次休眠蛻皮,三眠指第三次休眠。
祀:祭祀。
咽明:天剛亮。
茅卜:用茅草占卜。
繰車:繅絲的工具。
麻纻:麻和苧麻,這里指粗布衣服。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以農桑為主要產業的時期,當時蠶桑業是許多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詩人目睹蠶婦們辛苦勞作卻生活艱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蠶婦的悲慘生活,通過描述蠶婦從孵蠶到繅絲的全過程,突出其勞動的艱辛。它以樸實的語言、鮮明的對比,深刻揭示了社會的不合理現象,在反映民生疾苦的文學作品中具有一定價值。
飛翼西北來,遺我書赫蹄。中有陳情詞,復憐雙雛啼。野曠川無梁,積荒氣候凄。雞鳴葡萄根,虎嘯苜蓿畦。清霜集素裘,斗戴天益低。頓轡不得上,雪山在其西。
春風并轡出都時,江北江南處處隨。一自松陵分手后,幾多山水不題詩。
和澤周三春,桃李羅堂前。勁風無榮木,于我若浮煙。與子相遇來,傾蓋定前言。歲月好已積,玉石乃非堅。一朝辭吏歸,悠然見南山。從我潁水濱,虛室有馀閒。故人賞我趣,賴古多此賢。吾駕不可回,悵恨獨策還。靡靡秋已夕,亭亭月將圓。青松冠巖列,白云宿檐端。此中有真意,弱毫多所宣。登高餞將歸,路遐無由緣。良才不隱世,來會在何年。
老來筋力怕逢迎,閒倚東風玩物情。十載虛名蝴蝶夢,一春客況子規聲。周游自信神為馬,養拙何妨筆代耕。卻笑揚雄甘寂寞,校書天祿勉偷生。
憐君垂老涉鯨波,落日風煙奈別何。睡石江頭秋月冷,分茅嶺上瘴云多。蠻鄉酒熟何人共,海國書來有雁過。豈是天涯成遠別,出門回首限山河。
寒色浮城上,遐荒盡目前。南云接汾晉,東路轉幽燕。烽舉兵威振,冬來殺氣連。烈風邊馬亂,斜照漢旌懸。諸將寧無術,三軍更可憐。黃昏出鬼火,白日斷人煙。實賴中朝盛,還期眾壘全。死生多為國,賞罰本由天。摛賦吾聊爾,憑高此悵然。感懷空佇立,枯木下烏鳶。
黃冠野服共逍遙,七十何曾諳市朝。傾國楚妃端不嫁,入山商皓若為招。田中云實收雙玉,樹底風聲厭一瓢。化鶴卻歸遼海路,上林無處問漁樵。
南市好,六博有同袍。韋后點籌人倚玉,昌黎爭道客橫刀。一擲萬錢豪。
君才俊卻海東青,鼻笑生華筆有靈。寄我小詩足風味,展開如對鏡中形。
臥薪終夜泣孤臣,落月飛霜幾度春。能使姑蘇聚麋鹿,誰知卻是浣紗人。
山中秋老芋栗肥,君歸慚我病支離。全椒遠餉不得酒,彌明相逢惟有詩。
誰此設懶床,頗稱我衰惰。公事凡少休,須來默然坐。
不須酒盞吸云紅,刺葉潛令與柄通。碧色輪囷彎到底,黃流瀲滟注當中。醉來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風。卻笑求仙求不得,金莖半折露盤空。
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缸。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雨打窗。
閑亭清憩覺情優,四顧嵐光景色幽。湍玉飛簾侵座冷,璇源本自接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