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仲嘉書稱去常山靈真洞半里許得林壑殊勝余記昔過謝源道中亂峰峭壁間竹樹薈蘙今仲嘉所稱得非此耶因寄百二十字
聞說靈真路,旁開小洞天。蒼巒閟清境,陸地接飛仙。
壁立驚猿掛,松枯老蔓纒。攢空永亭石,潄壑定林泉。
煙磴盤三徑,玄窗屬五便。武陵迷漢魏,妙憙斷山川。
騰絕端如此,經營有老焉。烹魚幾折屐,命駕擬加鞭。
易禿三千丈,寧辭四萬錢。把茅應早計,拱木嘆流年。
鴻鵠須塵外,鹓鸞自日邊。人生各有在,雅志共超然。
聞說靈真路,旁開小洞天。蒼巒閟清境,陸地接飛仙。
壁立驚猿掛,松枯老蔓纒。攢空永亭石,潄壑定林泉。
煙磴盤三徑,玄窗屬五便。武陵迷漢魏,妙憙斷山川。
騰絕端如此,經營有老焉。烹魚幾折屐,命駕擬加鞭。
易禿三千丈,寧辭四萬錢。把茅應早計,拱木嘆流年。
鴻鵠須塵外,鹓鸞自日邊。人生各有在,雅志共超然。
聽聞靈真洞之路旁,另有小洞天。蒼翠山巒隱藏著清幽之境,陸地似與飛仙相連。陡峭石壁讓猿猴掛壁也令人驚嘆,枯松被老藤蔓纏繞。高聳的亭子立在石上,林泉沖刷著溝壑。煙霧繚繞的石徑有三條,玄窗正合五種便利。如同武陵人迷失于漢魏時代,妙喜山隔斷了山川。地勢險峻如此,真適合在此終老。為吃魚不惜多次折屐,真想駕車快馬加鞭前往。頭發易禿也不在意,即便花費四萬錢也不辭。應早打算在此結廬,看著樹木成蔭感嘆流年。鴻鵠應在塵世外,鹓鸞自在太陽邊。人生各有歸宿,高雅志趣都超凡脫俗。
閟(bì):隱藏。
潄(shù):同“漱”,沖刷。
煙磴:煙霧繚繞的石徑。
玄窗:指山洞的窗戶。
武陵:代指桃花源。
妙憙:山名。
折屐:形容人急切的樣子。
把茅:指結廬隱居。
拱木:指大樹。
鴻鵠: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鹓鸞:比喻高貴的人。
從詩題可知,友人江仲嘉書信提及常山靈真洞半里處林壑優美,詩人回憶起曾經路過謝源道中所見的亂峰峭壁、竹樹景象,推測可能是同一處,由此創作此詩,應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對隱居生活的憧憬。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靈真洞美景的向往和隱居之愿。特點是描繪景色生動,意境超凡。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
寒不能生暖不消,融融轉覺望中遙。東皇富貴誰能識,盡把黃金鑄柳條。
名花消得玉為堂,別占薰風六月涼。西子冰肌微帶酒,素娥翠袖冷含霜。相輝喜接貂蟬近,共醉宜同錦瑟傍。制使高吟清且麗,綵云散作滿城香。臨風玉立自堂堂,肯為榕陰借晚涼。瑤柱葳蕤疑剪水,銖衣蕭颯自凝霜。操琴好在虞韶后,紉佩還思楚澤傍。曲江祠下違心賞,千古空懷是國香。
玄都風境尚依然,陳跡回看已十年。漁唱淺深來渡口,桃花爛漫放溪邊。魚龍隱見澄潭窟,松柏高參古殿前。勝地清光容易得,同游切莫負良緣。
想安亭。翠欄朱瓦,西風響綻吟旌。正綺宴張時海上,紫薇開后江南,夢回玉笙。詩翁宜擬齊彭。好向石窗聽雨,還教笛夜聞鶯。數節序、佳辰但應遲好,賞中秋月,伴重陽菊,何時竹徑相隨杖履,花間重續鷗盟。把銀觥,今宵為公一傾。
如夢里。昔我東來才廿四。湖海飄零數歲。行年三十矣。車上吟詩醒醉。不多閒意味。云罨群山入睡。月明無力氣。
得召丘墻淚卻頻,若無公道也無因。門前送敕朱衣吏,席上銜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燒春。南山雖有歸溪路,爭那酬恩未殺身。
九月風多裋褐單,劍光抱月忽飛還。人言華頂峰前路,正在白云飛處山。
春雨滿江城。汀洲春水生。更悲久雨似春酲。猶有一般天富貴,夜來雨、早來晴。年少總看燈。老來猶故情。便無燈、也自盈盈。說著春情誰不愛,今夜月、有人行。
夏日勤修寶殿,冬天好煉頑心。三更不縱睡魔侵。便是先生戒禁。學道休迷妄想,修真莫失叢林。無為功滿恣歌吟。自在高眠穩枕。
小別千山隔,相看一笑溫。丹心獵風旆,華發粲霜根。鴨鴨爭呼伴,鴉鴉自識村。更須判劇飲,落月倒洼尊。
廣陵河下遇髯翁,對酒談玄思不窮。慢道仙凡如許隔,也應憂樂與人同。丹臺一日通名姓,青史千年紀事功。羽客從來能玩世,幾人空望弱流東。
薄衾寒夜臥如弓,萬種羈愁輾轉中。有慰月輪來海上,無書鴻雁過天東。百年身計老仍拙,萬里歸程夢轉空。落葉滿窗人不寐,坐令銷瘦愧無功。
高陽酒徒厭拘束,洞簫清夜吹寒玉。月影微生滄海波,秋聲瀉入南窗竹。主人好懷為我開,前除掃葉剜蒼苔。移席傳呼秉銀燭,飛觴不惜空金罍。百年交契亦無數,且得共君長夜語。蘭苕翡翠自春風,延平劍合蛟龍舞。我家茆屋江之西,門閉不聞車馬嘶。攜書樹底騎牛讀,得句樽前洗竹題。酒酣拊缶山谷響,聊共漁歌答樵唱。此時半面未逢君,何乃見之輒稱賞。論交不論淺與深,丈夫一語輕千金。白璧無瑕人所貴,青云有路我何心。簫聲不斷酒如注,泓下龍吟月涵霧。仙人招我歸去來,云車相候蓬萊路。
四十馀年老友生,獨堪羸馬過佳城。碧天萬里晚風勁,斜日半林秋草平。修短共誰談物理,踽涼今日見人情。著鞭欲去重回首,辜負山陽夜笛聲。
虞監因書自苦,龍眠為畫勞功。臂痛與渠相似,筆端愧我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