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元規
華顛傾蓋便忘年,信有烏衣不乏賢。
膝上中郎名譽早,湖南司馬歲時遷。
去天尺五非無地,擊水三千竟莫前。
唇齒五車真底用,人琴冥漠付重泉。
華顛傾蓋便忘年,信有烏衣不乏賢。
膝上中郎名譽早,湖南司馬歲時遷。
去天尺五非無地,擊水三千竟莫前。
唇齒五車真底用,人琴冥漠付重泉。
頭發花白的兩人初次相逢便忘了年齡差距,確實相信烏衣巷里不乏賢才。您膝下的優秀晚輩聲名早已遠揚,您卻如湖南司馬般隨歲月流逝而變遷。您本離高位不遠并非沒有機會,卻像大鵬擊水三千最終未能前行。您才學淵博有五車之富又有何用呢,如今人琴俱亡只能長眠于地下。
華顛:指頭發花白。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車蓋接近傾斜,形容一見如故。忘年:不拘年歲、行輩,以德才相敬慕。烏衣:烏衣巷,代指世家大族。膝上中郎:指晚輩有才學。湖南司馬:此處比喻仕途不順。去天尺五:比喻離宮廷近,地位顯赫。擊水三千:出自《莊子·逍遙游》,指大鵬展翅高飛。唇齒五車:形容人有學問,著作很多。人琴冥漠:人琴俱亡,指對死者的哀悼。重泉:指地下,陰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哭王元規”可知,是在友人王元規去世后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復雜,有才之士仕途未必順利。詩人與王元規相識且一見如故,對其才華和家族情況有所了解,在其離世后,懷著悲痛和惋惜之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友人王元規。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既贊揚了友人及其家族,又為其仕途不順感到惋惜。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一定的文學功底。
滿頭白發瘦棱層,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曬朱藤。
黃精就買山前客,紫菜長需海外僧。誰道新年七十七,開池栽藕種茭菱。
夫蕉者,葉大而虛,承雨有聲。雨之疾徐、疏密,響應不忒。然蕉何嘗有聲,聲假雨也。雨不集,則蕉亦默默靜植;蕉不虛,雨亦不能使為之聲。蕉雨固相能也。蕉,靜也;雨,動也,動靜戛摩而成聲,聲與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剝剝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諷堂,如漁鳴榔,如珠傾,如馬驤,得而象之,又屬聽者之妙也。長洲胡日之種蕉于庭,以伺雨,號“聽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動靜之機者歟?
一別清風又十霜,重來三徑未全荒。 此君已覺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長。 書簡漫消新歲月,漁竿不厭舊滄浪。 試呼濁酒歌淇澳,昨夜疏簾雨正涼。
是誰揉碎錦云堆,著地難扶氣力頹。 懊惱夜生聽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傍小剩鶯還掠,風背差遲鴂又催。 瞥眼興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開。
卓卓聲名,英英人物,翠壺肯暫遨游。與君聚散,鴻雁自春秋。位置六曹上客,揮灑處、文彩風流。莼鱸好,故鄉人夢,留不住東州。驊騮。從此去,嘶鳴北向,志氣悠悠。指燕臺路近,唾手公侯。料想春風得意,醉眠韋杜最高樓。天付與,男兒事業,姓字覆金甌。
攜手共惜芳菲節,鶯啼錦花滿城闕。行樂逶迤念容色, 色衰只恐君恩歇。鳳笙龍管白日陰,盈虧自感青天月。
白日和清風,輕云雜高樹。 忽然當此時,采菱復相遇。
烏□□怪石,撐突倚山巔。 □□群羊伏,昂昂萬馬聯。 何年現蓬島,終古頌桑田。 相揖閩王宅,東隅有九仙。
日遲芳甃,聲停玉漏。東風種出雙紅豆。好韶光偏是,春瘦花瘦人瘦。
重簾不捲香微透。頻添紅袖。小池風軟閑春晝。鏡奩依舊。
波皺云皺眉皺。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馀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游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其 一 英雄在何處?氣概屬山家。 蟻布出入陣,蜂排早晚衙; 野花團部伍,溪村擁旗牙。 抱膝長吟罷,天邊日又斜。
其 二 避世忘時勢,茅廬傍小溪。 灌畦晴抱甕,接樹濕封泥。 乳鹿依花臥,幽禽過竹啼。 新詩隨處得,不用別求題。
日者真奇中,春風畫鷁行。 東山須繼起,南浦獨傷情。 越岸江山麗,都門祖道榮。 里閭高臥際,趣詔逐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