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懷古
阿瞞長驅壓吳壘,飲馬長江投馬箠。
英雄祗數大耳兒,仿佛芒碣赤龍子。
幄中況有南陽客,布衣躬耕無甔石。
當時鼎足計未成,聊此一奇空赤壁。
人隨流水去不還,臥羊頑石留空山。
如今留石亦煨燼,山與長江相向閑。
阿瞞長驅壓吳壘,飲馬長江投馬箠。
英雄祗數大耳兒,仿佛芒碣赤龍子。
幄中況有南陽客,布衣躬耕無甔石。
當時鼎足計未成,聊此一奇空赤壁。
人隨流水去不還,臥羊頑石留空山。
如今留石亦煨燼,山與長江相向閑。
曹操長驅直入逼近東吳營壘,在長江邊飲馬還扔下馬鞭。英雄只數劉備,他仿佛是像漢高祖那樣的赤龍之子。軍帳中還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他曾以布衣身份親自耕種,家中沒有多少存糧。當時三分天下的計策還未成功,暫且用這一奇謀使赤壁之戰曹操大敗。人隨著江水一去不回,只有臥羊般的頑石留在空山。如今頑石也已化為灰燼,山和長江相對著,一片悠閑。
阿瞞:指曹操。
飲馬長江投馬箠:形容曹操的氣勢,投馬箠有豪邁之意。
大耳兒:指劉備,傳說劉備耳朵大。
芒碣赤龍子:芒碣指代漢高祖劉邦,傳說劉邦是赤龍之子。
南陽客:指諸葛亮,他曾隱居南陽。
甔石:指少量的糧食,形容貧窮。
煨燼:化為灰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看,詩人應是在北固山懷古,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看到歷史遺跡,聯想到三國時期的風云變幻,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三國歷史為題材,通過描寫歷史事件和人物,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展現了詩人對英雄人物的追思,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在懷古題材的詩歌中有其獨特之處。
路入層巒洞府溟,寢園樓殿晝陰陰。鼎湖龍去云猶濕,宮樹烏啼日又沉。天地無窮臣子恨,風霆有令鬼神欽。為郎已竊三朝祿,補報空馀一寸心。
山接靈河兩派長,松間石上瀉天漿。幾思吸取清泠味,洗我一生煙火腸。
小院沈沈夜欲闌,東風吹月上闌干。手撼梅花露研墨,醉將吟筆蘸清寒。
聞道鑾輿曉渡河,岳云縹緲護晴珂。千官玉帛嵩呼盛,萬國衣冠禹貢多。銷鑰北門留統制,璇璣南極扈羲和。穆天八駿空飛電,湘竹皇皇淚不磨。
香超薝卜斷知聞,窮臘開花處處村。應笑多姿桃杏俗,更嫌貪睡海棠昏。城上胡笳枕上聞,卻愁羌笛起孤村。冰容不入丹青手,玉骨那憂瘴霧昏。
北來南去路漫漫,持贈淇園玉一竿。相看莫比閒花草,要閱冰霜到歲寒。
神皋開隴右,陸海實西秦。金槌抵長樂,復道向宜春。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輪。金張及許史,夜夜尚留賓。
四境人煙迥,禪宮一徑遙。架橋通窈窕,飛閤歷岧峣。日暮黃云合,秋高碧樹凋。遠公真靜者,塵外數相招。
新涼發巾裾,欣此清夜永。寒蟲如泣恨,啾唧不可省。急節度霜砧,疏陰閟桐井。林搖澹月碎,葉飐幽露炯。坐久睇空檐,流螢點秋影。
墮葉候蟲如碎冰,都門虛席久無憑。議多未免佛著糞,方古翻從醫折肱。虛耗白頭長鋏叫,慰留青眼短檠燈。鴻飛今逐江南計,慚愧西風老季鷹。
誰言廣陵散,便逐嵇生逝。小作三日思,歸鴻渺然至。
白云不須山,滄洲不須海。所以吏隱人,跡混心不改。浮沉任波色,舒卷依天籟。寄言采芳者,杜若青猶在。
無故干戈動,元元骨未寒。屠民兵最勇,御侮將偏難。厚重懷周勃,糊涂笑呂端。誰能誅酷吏,功甚破烏桓。
聞道君歸湘水東,經行長在白云中。詩成天柱峰頭月,酒醒朱陵洞里風。舊學難酬香一瓣,流年誰管鬢雙蓬。書來為指誵誤處,不涉言詮不落空。
自得丘中賞,難為世上傳。千家帶喬木,百道響流泉。竹引青龍過,花邀白鶴眠。君非采樵客,安問斧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