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無俗亭
一榻蕭然岸幅巾,寒梅為友竹為鄰。
清譚謝傅風流勝,倒載山翁氣味真。
獨把琴棋消永日,未須歌管送余春。
簿書堆案應頻掃,不學陶潛避俗塵。
一榻蕭然岸幅巾,寒梅為友竹為鄰。
清譚謝傅風流勝,倒載山翁氣味真。
獨把琴棋消永日,未須歌管送余春。
簿書堆案應頻掃,不學陶潛避俗塵。
我頭戴幅巾,安閑地躺在榻上,以寒梅為友,與翠竹做鄰。清談時如同謝傅般有超凡的風流韻致,醉歸時好似山翁般率真。獨自以琴棋消磨漫長的日子,無需歌女奏樂來送走暮春。應時常清掃堆積在案頭的公文,不學陶淵明去躲避世俗的紛擾。
一榻蕭然:形容安閑、自在的樣子。岸幅巾:掀起頭巾,形容灑脫的姿態。
清譚:即清談,魏晉時期的一種文化風尚,談論玄學等話題。謝傅:指謝安,東晉政治家、名士,有風流雅韻。
倒載山翁:山翁指山簡,西晉將領,常醉酒倒著坐車回家,為人率真。
簿書:指官府的文書、公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可能在公務之余有時間享受生活,同時也展現出積極面對工作的態度,反映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精力追求精神上的高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雅閑適生活的追求以及積極的處事態度。其特點是將生活場景與文化典故相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風貌。
武山秀拔五千仞,下有喬木蟠深根。故家文采重清白,鐵干璚葩今尚繁。
愛之能勿勞,忠焉能勿誨。彼有不受者,善意翻成累。當仁貴不讓,見義忌無勇。今人無魏顆,勿望渠形夢。嬖人排孟子,通國誚匡章。內省倘不疚,青蠅徒自忙。
漢代功名屬聞孫,早將奇計報君恩。旌旂有影云中去,刁斗無聲月下屯。萬里橫行車作陣,三軍晏起戟為門。春風雙佩朝丹闕,宴賜銀罌下紫垣。
峭茜青蔥間,所得亦已足。忽轉天地開,錦繡匡山谷。
游魂久已逝,歸魄從此始。玉樹埋土中,悢悢不能已。秋風憐空桑,悲音緣誰起。卮酒飯一盂,寡妻代為子。有友三兩人,聊與歌蒿里。芳名良何益,空塵世人耳。
疏巖剔藪空王宅,金碧光中開寶坊。日日散花方丈里,山門流水例沾香。
夕云起山澤,廣陌郁幽沈。北風吹雨雪,寂樹無歡禽。天涯莽寥落,行子斷歸心。卻往盛年邁,潛來愁思侵。高樓厲清角,虧景蔽蒼岑。輕舉積淵抱,揭懷伸素襟。寒冬芳意歇,爐焰澄香陰。還憶故園夜,攜酒仍抱琴。
春院雨沉沉,春愁帶夕陰。更堪絲與竹,并起度前林。吹作玉堂引,彈為關隴吟。乘鸞將別鵠,持底感人心。
湖上山,一抹鏡中彎。南北峰高青日日,東西塔鎖碧環環。淡掃作云環。微雨過,滿袖翠紅斑。石蹬半連煙繚繞,蔓蘿深護澗潺湲。遙望四天間。
午窗睡起香銷鴨。斜倚妝臺開鏡匣。云鬟整罷卻回頭,屏上依稀描楚峽。支頤癡想眉愁壓。咬損纖纖銀指甲。柔腸斷盡少人知,閑看花簾雙蝶狎。
曉起坐書齋,落花堆滿徑。只此是文章,揮毫有馀興。
鯤鵬扶搖魚兒出,黃金臺下爭市骨。美人暗喜胭脂色,玉宇高寒腸空熱。燃犀忍照碧成朱,迸玉戛鐵聲模糊。大器未成今瓦缶,小舟容系此江湖。
汗漫相期欲控鯨,龜樓粗可寄閒身。天教吳猛親常健,乞與商山九斛塵。
百年世故倦營營,夢熟黃粱喚不醒。委巷朝傳蒿里曲,空山夜泣草堂靈。佳兒欲養悲風木,先友論交嘆曉星。我有興時冠蓋約,可憐耆舊早凋零。
綠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對金鋪。鳴弦搗捩發初異,挑琴欲吹眾曲殊。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羞言獨眠枕下淚,托道單棲城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