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府提舉出守虢略
繡斧當年舊使星,卻分符竹往専城。
流風遠繼三堂詠,扶路爭看五馬迎。
不獨循良追漢吏,便應清切振家聲。
都門祖帳人多羨,裊裊春風動斾旌。
繡斧當年舊使星,卻分符竹往専城。
流風遠繼三堂詠,扶路爭看五馬迎。
不獨循良追漢吏,便應清切振家聲。
都門祖帳人多羨,裊裊春風動斾旌。
當年您持繡斧如使者之星般榮耀,如今又持符節前往獨當一面治理城邑。您的良好風范能遠繼三堂的詠贊,百姓會夾道爭看您這位地方長官。您不僅能像漢代良吏一樣奉公守法,還能憑借清正嚴謹重振家族名聲。都城門外為您餞行,眾人都很羨慕,裊裊春風吹動著旗幟。
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法大臣所使用的斧鉞,這里代指有重要使命的官員。
使星: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符竹: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用的憑證,這里指官員赴任的憑證。
専城:指主宰一城,即任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
三堂詠:可能指當地流傳的有美好風范的典故或詩作。
五馬:漢代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后用“五馬”代指太守。
循良:指奉公守法、有治績的官吏。
清切:清正嚴謹。
祖帳:古人出行時祭祀路神并設宴餞行。
斾旌:旗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友人被任命為虢略地方長官,詩人在都城門外為其餞行時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人們重視官員的政績和家族名聲。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赴任,突出友人身份的榮耀和使命的重要。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官場文化和人際交往中的祝福期許。
山城碌碌負魚符,尺五家園好坦途。可惜光陰迷簿領,漫無惠露到樵蘇。雞豚小社元相接,鷗鷺新盟不敢渝。莫話彈冠仍結綬,祇宜袯襫與夫須。衒石難夸和氏場,揮犀久避蓋公堂。筆端風雨真無敵,紙上寒溫細作行。結屋競傳千畝竹,奉祠聊對一爐香。朝中環賜無虛月,遙想眉黃已效祥。
龐公真隱,志凌冰雪。弗慕榮華,自寧巢穴。遺與人殊,身于世絕。茹秀鹿門,欣怡云月。
夷光與修明,艷色天下殊。一朝入吳宮,權與人主俱。不妒比螽斯,妙選聘名姝。紅樓富家女,芳年春華敷。頭上何所有,木難間珊瑚。身上何所有,金縷繡羅襦。佩間何所有,環珥皆瑤瑜。足下何所有,龍縞覆氍毹。歌舞君不顧,低頭獨長吁。遂疑入宮嫉,母乃此言誣。何若漢皋女,麗服佩兩珠。獨贈鄭交甫,奇緣千載無。
一踏雙高氣即蘇,風雷誰與擘真圖。詎論竹箭三門駛,盡遣螭龍絕壑徂。石竇秋深喧草木,海潮天落應虛無。題崖不記飛仙事,薄采空憐九節蒲。
曾將玉蕊餉妝臺,低枕親聞暗麝來。爭奈暮秋花事斷,閑窗驚喜蠟梅開。
紅羊再再亂神州,滿地儒冠走馬牛。一笑凄然回首處,茫茫滄海正橫流。
未謂中秋今夕是,外簾瓜果特多儀。月侵屋入窺文卷,席趁檐斜閣酒卮。艷魄不辭忙里看,新寒先報客中知。燕山海月同誰賞,北望詩成有所思。
輕紫含精白,孤香逼晚風。居然歲寒思,除是玉梅同。
三江燈火夜無眠,舟楫分行向曉天。獨掛東風更西去,川南燕北思綿綿。
分別層溪與遠巒,天章寺里雨中看。會稽內史風流甚,賴得中朝有謝安。
香骨全消化紫霓,千年陳跡草萋萋。冰衫尚怯花魂薄,月影還疑雪夜迷。長袖風難回白日,時王力不到黃坭。芙蓉歲歲秋江上,一度來僧惜杖藜。
子平幼孤,俞俞守道。功曹爰致,托疾以報。守計劫迫,尹郵宣救。牧豕調蜂,天涯嘯傲。
霞明屏石曉熒熒,樹引山光翠滿城。卻憶過庭何處所,支頤翹首白云生。
七祀空山客,如蠶不出匡。一慚寧不忍,群吠果何妨。將勿怪頭換,幸非同谷亡。灶觚存紀載,終老白云鄉。
秦火洶洶勢燎原,白頭空自哭軒轅。遺箋欲讀還垂手,恐有當年血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