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內
裊裊秋風度泬寥,臥聞微雨打芭蕉。
黃花籬落重陽近,白髪江津客路遙。
家信隔年新恨過,篋衣經暑舊香消。
小槽正想珍珠滴,海舶來時寄一瓢。
裊裊秋風度泬寥,臥聞微雨打芭蕉。
黃花籬落重陽近,白髪江津客路遙。
家信隔年新恨過,篋衣經暑舊香消。
小槽正想珍珠滴,海舶來時寄一瓢。
秋風裊裊,在空曠的天空中吹過,我躺著聽著細雨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籬笆邊的菊花盛開,重陽節快要到了,我在江邊兩鬢斑白,離家路途遙遠。隔年才收到家信,新的遺憾剛過去,箱子里的衣服經過夏天,舊日的香氣已消散。我正想象著小槽里的美酒如珍珠般滴下,等海船來時給我寄上一瓢。
裊裊:形容秋風輕柔細長的樣子。
泬寥(jué liáo):形容天空空曠清朗。
黃花:指菊花。
籬落:籬笆。
江津:江邊渡口。
篋(qiè)衣:箱子里的衣服。
小槽:榨酒的器具。
海舶:海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客居他鄉,在重陽節將近時,因久未收到家信、遠離家鄉而心生感慨,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游子的普遍情感。
酒債才初月,悲歌已夕陽。吳陵城外道,一曲一回腸。亂草無情綠,疏梅寂寞香。倍憐生意滿,蜂蝶下尋芳。
分淺遭逢巳后時,馀年空與病相隨。地天共喜云龍會,丘壑真憐野鶴姿。起贊中興曾幾策,遂歸長別可無詩。舊行假跡嵩呼下,縈結心多是此辭。
適從何來,游歷于此。大空斕斑,負經以侍。有偉衣冠,山川之神。旌麾戈甲,其從如云。
皇帝書征老秀才,秀才懶下讀書臺。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應知漢祚開。太守枉于堂下拜,使臣空向日邊回。老夫一管春秋筆,留向胸中取次裁。
高田低田禾盡熟,農家農家生意足。腰鐮在手如割鮮,玉粒如山塞茅屋。親戚鄰舍歡樂同,酒酣社鼓歌老翁。阿孫將米換魚肉,老嫗髻插山花紅。時和乃由天子圣,元豐之歌敢同盛。嗟嗟鼠竊滄海邊,胡不賣刀買犢來歸田。
駱生去靈隱,八詠何人識。寥寥婺女傍,一片寒山石。
小徑斜穿萬樹松,雁鷹山上月溶溶。登臨但覺詩潮涌,風送泉聲上筆鋒。
走馬章臺冒雨歸,后門猶嘆滯前期。荷心出水終無定,蘿蔓從風莫自持。復帳麝輕難辟惡,曲房蠶懶不成絲。漸漸壟麥藏鳴雉,更恨如皋一箭遲。簾聲竹影浪多疑,仙谷何能為解迷。藻井風高蛛壞網,杏梁春晚燕爭泥。更看山遠惟凝黛,縱許犀靈祇駭雞。枉裂霜繒幾千尺,紅蘭終夕露珠啼。
咸淳師相專軍國,堂吏館賓供羽翼。諸司百職聽使令,臺諫承顏言路塞。輪舟五日一入朝,湖山佳處多逍遙。諛言佞語頌功德,邊事軍聲聽寂寥。半閒堂連多寶閣,歌姬舞妓相歡樂。十年國勢盡傾摧,猶謂師臣堪付托。師臣師臣躬督兵,珠金沙頭羅一聲。十三萬人齊解甲,寡婦孤兒俱北行。君不見黯淡溪流東復東,木棉花開生悲風。師臣不忍馬革裹,廁上有人能拉胸。
定王臺上關中土,西望長安多白云。賈誼才高空有賦,河間博雅更無聞。
慘淡經營中,落筆景已換。不見片帆歸,危檣還泊岸。
尺墨難繩世有空,形名莫測道頹隆。無端閱遍諸家學,始付生涯到酒中。
空山云臥杳難尋,惟許人間禮磬音。龍起缽中生片影,鶴歸仙頂結輕陰。化為法雨沾衣濕,散作天花繞座深。去住了然無定著,祇應猛虎識禪心。
愛爾能文早,吾家玉樹枝。年居三十下,名動九重知。禮樂開黃卷,衣冠上赤墀。泥金遙送喜,萬里慰流離。
獨立西風塵滿眼,紛紛鷹隼少文鹓。自憐人世逢多難,誰叩天閽上萬言。黃濁水深龍噴薄,青冥日迥雁聯軒。客懷寥落秋將晚,空對黃花憶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