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見寄
小園新種紅櫻樹,
閑繞花行便當游。
何必更隨鞍馬隊,
沖泥蹋雨曲江頭。
小園新種紅櫻樹,
閑繞花行便當游。
何必更隨鞍馬隊,
沖泥蹋雨曲江頭。
我在小園里新種了紅櫻樹,閑來繞著花叢漫步就當作游玩了。何必還要跟著騎馬乘車的隊伍,冒著泥雨去曲江頭游玩呢。
酬:以詩文相贈答。
便當:權且當作。
沖泥蹋雨:踩著泥濘,冒著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社會上有出游曲江的風尚,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并寄詩給詩人,詩人便以此詩作答。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不熱衷于世俗的熱鬧游玩。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不隨波逐流的個性。
人生無百年,命在呼吸間。長風飄落葉,一去不復還。人鬼互相送,陰陽不少閒。天地豈不仁,人物自相殘。吁嗟世道喪,吾生日已艱。寥寥含道腴,所潤惟容顏。甘肥久已絕,蔬食馀一簞。回也日閉戶,禹稷同心肝。
欲浣青衫白水濱,故人相憶尚風塵。長宵往往留清話,吾道遲遲惜汝身。未肯漂流同梗莽,早拚摧折負輪囷。明朝一笑西門路,已慣平生忍下貧。
銀潢何限鵲查查,看得橋成度寶車。如許風標無用處,年年分占水葒花。
日觀仙云隨鳳輦,天門瑞雪照龍衣。繁弦綺席方終夜,妙舞清歌歡未歸。
亂編蘆葦小亭西,苦竹千竿夾碧溪。聽盡鳥聲春未暮,隔林還有杜鵑啼。
牖戶誰教各自開,花間衙內海潮來。分門豈慮添丁惱,釀蜜應防閘課催。蟻穴尚能藏郡國,龍宮亦自有樓臺。書生苦欠立錐地,憑仗東風為作媒。
君來訪我廬,我方行山中。命駕即我所,浩興乘天風。風晨與雪夕,今古將無同。豈在形跡間,所貴心相逢。我有一勺泉,坐奠桑苧翁。載酌持獻君,侑以金芙蓉。或歌滄浪篇,聲在澗水東。君聞乃和之,擊節秋山空。坐我石壇上,共聽風前松。
陶公茅齋垂柳長,臥疾已過園林芳。水淺漸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灑桑野老開蠶屋,薰樹兒童換蜜房。巡食沙渠一白鷺,忽沖煙雨過橫塘。
同參卷裓臥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門。大耳識君游戲處,不應覓酒向前村。
朝從云中游,暮投云中宿。煙嵐稍出沒,岡巒相迤屬。層標下奔峭,雙竇驚騰瀑。朗月沉東峰,殘暉在林木。迢迢浮云征,寥寥天宇肅。攬衣不遑寐,良夜欣秉燭。動極歸有靜,吾以觀其復。天雞奏晨曦,杖藜騁遐矚。
云蟠象魏接長楊,日擁龍顏坐未央。吾道欲興周禮樂,圣朝空老漢文章。九重推轂邊人淚,雜佩分花輦路香。誰薦《子虛》金馬外,汾陰春雨夜蒼蒼。
丹橘累累種滿盆。水仙花放增氤氳。聲沈爆竹仍懸禁,影上星光又一群。迎賀客,啟金樽。裙釵詩鬢兩欣欣。嬌兒識得吾民俗,郁壘神荼細帖門。
北風氣寒天雨雪,老嫗向人頻泣血。我心惻然一問之,收淚含悲來景說。嫗身本是良家人,出門三十夫從軍。夫遭瘴癘死逆旅,無何已作他鄉魂。自從夫沒家窘索,有女無男自織作。養成小女二八年,顏彩明珠照秋洛。富室有兒求為婚,我道前緣天作合。遣媒問我竟何須,愿言于我終身托。眼中小女幸有孫,我拜皇天生死樂。豈期婿死孫承家,視我不顧如泥沙。開門逐我出郊野,草眠露宿驚蟲蛇。氣疲力乏眼昏黑,道旁丐食無人嗟。老夫聞說空嘆息,母氏劬勞真罔極。母氏何從得此身,太母不是天涯人。愛母不愛母之母,但知有干不有根。推恩至近乃如此,心肝豈死何湮淪。木落猶能糞其本,兔悲狐死傷其鄰。孫有太母不能養,豈徒義薄如秋云。襟裾馬牛不足比,直與梟獍為等倫。是兒是兒誰與群,我言可鄙終可聞。萬一天地能回春,收拾此嫗多殷勤。桑榆竟可收馀曛,未必李密專其仁。
朱欄倒影入淪漣,片石疏花位置妍。花外小樓堆燭淚,柳邊低舫載茶煙。綠窗鶯度幽堪畫,綺閣人登望若仙。應榜臥軒為六憶,銀墻粘遍薛濤箋。
人以居郊僻,心為讀易柔。于人無可怒,經歲不生愁。天地還消長,風云任去留。與誰曾計校,呼馬亦呼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