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子厚詩十七首 覺哀
老境一如此,羲娥日交侵。
霜毛三千丈,安問尺與尋。
陳力會知止,嘉言佩周任。
歸來北山北,邂逅得素心。
朝見東日升,暮見西日沉。
流運有終古,朱顏豈常今。
譬之如澠酒,豈耐無停斟。
萬化未有極,誰能惜分陰。
捕影良自苦,沈哀寄微吟。
安知菩提樹,正在生死林。
長風振遙壑,三籟有余音。
老境一如此,羲娥日交侵。
霜毛三千丈,安問尺與尋。
陳力會知止,嘉言佩周任。
歸來北山北,邂逅得素心。
朝見東日升,暮見西日沉。
流運有終古,朱顏豈常今。
譬之如澠酒,豈耐無停斟。
萬化未有極,誰能惜分陰。
捕影良自苦,沈哀寄微吟。
安知菩提樹,正在生死林。
長風振遙壑,三籟有余音。
人到老年就是這般模樣,太陽月亮每日交替侵蝕著時光。白發已有三千丈之長,哪里還去計較尺和尋的長短。當盡了力就該知道適可而止,我牢記周任的良言。回到北山之北,偶然遇到了志同道合之人。早上看見東方太陽升起,傍晚看見西方太陽落下。時光流轉自古如此,紅潤的容顏怎會長久不變。就如同澠酒,哪能禁得起不停斟飲。萬物變化無窮無盡,誰又能珍惜每一分光陰。追逐幻影實在是自尋苦惱,我把深沉的哀傷寄托在微弱的吟詠中。怎知道菩提樹,就生長在這生死之林里。長風在遙遠的溝壑中激蕩,自然界的三種聲音還留有余音。
羲娥:指太陽和月亮。羲,羲和,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神;娥,嫦娥,代指月亮。
霜毛:白發。
陳力:施展才力。知止:知道適可而止。
周任:古代的良史,《論語·季氏》中有“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話。
素心:指心地純潔的人,也指志同道合的人。
流運:指時光流轉。
澠酒:指美酒。
三籟:指自然界的三種聲音,即天籟、地籟、人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對老境的感慨來看,可能是詩人晚年所作。當時他或許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時光流逝、生死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流逝和思考生死問題。其特點是情感深沉,既有對衰老的哀傷,又有對生死的超脫。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思想和情感表達。
甚盛帝王德,不言天地功?;蕡D光永泰,圣祚紹元豐?;灰耐?,民躋富壽中。如椽誰秉筆,炳炳詔無窮。
新涼物物有精神,靜倚書窗聽雨聲。忽憶子綦元未解,強分天籟太粗生。
瀛州好,重賀太平時。遠近鐃歌傳彩幟,萬千嫠帷泣緇衣。哀樂太參差。
獨立曾無想,孤蹤亦可哀。故人俄異路,老淚滴寒灰。道喪文安托,名逃世尚猜。誰知仲長統,雄志郁雄才。
江天吹雪不勝繁,南北東西晚更昏。料得時人散車馬,清吟應亦有英魂。
鴻寶枕函云積疊,芝臺爐火暖氤氳。子能試吃青精飯,我亦聊書白練裙。
石竇泠泠注竹溪,溪光浮動軟琉璃。幽人愛玩不忍去,覓句坐驚紅日西。
制作躋堯禹,規摹陋漢唐。方丘排異議,晟府煥新章。睦族民歸厚,臨雍國有光??倪B五閣,輪奐儼深藏。
舉頭見殘月,葉脫知深秋。今我曷不樂,歲月如驚鷗。常憐古志士,辛苦歌飯牛??丈揭孤媳鼱T游。臨風振吾衣,蕭瑟不得留。小立殊復佳,澗水鳴幽幽。
階前樹影開還合,葉底蟬聲短復長。睡起更知茶味永,客來聊共竹風涼。
瀛州好,衣履樣新翻。橡屧無聲行避雨,鮫衫飛影步生煙。春冷憶吳棉。
陳根未作去年花,天宇空明雁影斜。忽上溪橋見顏色,不施朱粉似東家。
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鐘殘凈客魂。當日忘言兩居士,只今牽夢一山門。舊游回味真難再,末劫深臨倘有存。終擬入山尋宿約,塔前勤禮佛慈恩。
夜久扶桑海色分,珠宮望拜赤龍君。洞庭未省君山在,元是昆侖一朵云。
客里宵寒夢易醒,起看殘月照窗明。招提正在山多處,過雨流泉碎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