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人惠硯
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
溪流見底寒且清,光凝淺紺淵之精。
斧柯千古遺仙局,云暗半山含紫玉。
割云镵玉巧如神,龍尾銅臺可奴仆。
君來自南數千里,不載珠璣似薏苡。
芊芊溪草裹石硯,文字之祥直送喜。
明窗大幾墨花春,爐山吐蘭千穗云。
虛中含默靜相對,那復草玄驚世人。
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
溪流見底寒且清,光凝淺紺淵之精。
斧柯千古遺仙局,云暗半山含紫玉。
割云镵玉巧如神,龍尾銅臺可奴仆。
君來自南數千里,不載珠璣似薏苡。
芊芊溪草裹石硯,文字之祥直送喜。
明窗大幾墨花春,爐山吐蘭千穗云。
虛中含默靜相對,那復草玄驚世人。
傳說中帝鴻的墨海世間已難見,近來我喜愛端溪產的青紫硯。溪流水清見底又寒冷,光澤凝聚成淺青色,是深淵的精華。斧柯山留存著千古仙人棋局的傳說,云霧籠罩半山蘊含著紫玉般的美石。工匠割云般采玉,技藝精巧如神,相比之下龍尾硯、銅雀臺瓦硯都只能當奴仆。您從數千里外的南方而來,不攜帶珠寶,只像馬援載著薏苡一樣帶來了石硯。溪邊青草包裹著石硯,這是文字祥瑞直接送來的喜事。在明亮的窗戶和寬大的桌幾上,墨汁如春花般潤澤,香爐如山中吐出千穗云煙。我與這硯臺默默相對,又何必像揚雄作《太玄》那樣驚世駭俗呢。
帝鴻墨海:傳說中帝鴻所用的墨海,這里指古老珍貴的硯臺。
端溪:在今廣東肇慶市東郊,以產硯臺聞名。
紺:深青帶紅的顏色。
斧柯:山名,在端溪附近,傳說有仙人在此下棋。
龍尾、銅臺:分別指龍尾硯和銅雀臺瓦硯,都是名硯。
珠璣:珠寶。
薏苡:一種植物,馬援曾載薏苡回朝,被人誤解為珍珠。
草玄:指揚雄作《太玄》。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文人之間有贈送文房四寶等雅物的風氣,友人從南方數千里外送來端溪硯,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所贈端溪硯,突出其珍貴與精美。特點是用典豐富、描寫細膩。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文房雅物的審美和文化追求。
明月皎三五,況復中秋時。清暉豈不滿,望望祗益悲。憶昔忝朝趨,親承白發娛。休浣時乘暇,歡宴日相煦。歸散紫宸朝,鳴玉步逍遙。譬烏本戀私,何言寄迢迢。佳節一以臨,忻承旅寓心。稱觴拜且舞,起坐彈鳴琴。及釜方在此,樽罍復能綺。圓方且珍羞,水陸充遐邇。嗟吾薄祜躬,五福本無同。惠時良不偶,孔燕誰能終。異物感弱孫,沉痛為銷魂。大運一陵替,萬事茲掌翻。嗟吾天所伐,吾罪甘隕越。白發遂見奪,含貝一何忽。孤兒號欲絕,五內崩以裂。從此飾歸輤,血繼聲幽咽。間關指敝屋,二九達東服。生行見櫬還,慘惻動邦族。孤兒苦欲死,嘔血將難已。恭承哲人意,黽勉茲伊始。墓門何蕭蕭,剖髓訣今朝。歸體托窮泉,慟絕不可招。自昔入承明,庶幾振金聲。方舄終越吟,擬翰祗莼情。投簪三上書,微尚不自如。巖巖東曹間,維縶心何疏。頗聞古人志,微祿忻從事。寧知為所嬰,歲暮及顛躓。顛躓茲云極,白日忽西匿。獨覽泣吾非,酷痛摧中臆。倚廬日月遷,寥廓奉幾筵。薦禫時方燠,忽忽吟寒蟬。躑?下中堂,椎心訴穹蒼。白露沾我衣,驚風飄我裳。衰草咽秋蟲,清野號孤鴻。俯仰竊自憐,積恨安所終。
一別相如直至今,床頭綠綺暗生塵。當年自是文君誤,未必琴心解挑人。點檢殘枰未了棋,才貪著處轉成低。一番輸后惺惺了,記取從前當局迷。翻覆于郎錦笥看,紅邊墨跡未曾乾。宮中怨女今無幾,那得新詩到世間。秋水盈盈嬌眼溜,春山淡淡黛眉輕。人間一段真描畫,喚起王維寫不成。
清風明月夜深時,箕帚盧郎恨已遲。他日孟家坡上約,再來相見是佳期。
一點無多小似螢,虛堂夜靜滅還明。若教安頓無風處,猶可從容到五更。
薔薇開盡綠陰涼,西國名花此際芳。夜月空懸漢宮鏡,幽姿猶帶楚云妝。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風發。披衣試素琴,搴帷見明月。皤皤漆園吏,拮據亂世哲。世途險以難,中道易故轍。貧賤夙所安,榮華焉所設。幽谷有崇蘭,懷芳度嚴節。貯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纈。如何妙佳人,曠今音塵絕。
醒時相勸醉相扶,感謝朋歡念病夫。豈有僮奴堪荷鍤,固應兒子自肩輿。幽人偶遇馱黃蘗,瞑坐仍容據槁梧。純是鹿車風誼在,不容徒作酒狂呼。
雨絲籠曉院。檐梅半落,客情先倦。乍暖還寒,兀自饾饤春淺。都道燒燈過了,好償卻、鶯花心愿。春若便。便將草木,霎時俱換。也知不算飄零,總廢酒疏吟,鎮難消遣。浪跡天涯,錦字未逢歸傳。誰卜青氈在否,漫贏得、鄉心凌亂。愁正滿。沉沉碧云天遠。
好月空陪夜,無花也當春。何因微醉后,搴幔始懷人。天遠云猶度,衾寒夢不親。起來看素影,悄悄隱修筠。
聽鳥中林性,看云故國心。地卑湘漢闊,天遠洞庭深。老馬空知道,窮猿豈擇林。十年書劍客,寂寞到如今。
初日麗垂楊,朱樓臨大路。纖纖彼女手,當戶裁紈素。雍雍雁南游,遺音落滄州。美人恥歌舞,篋笥疊衣裘。衣裘有時著,孟冬清霜落。皎皎蕣華姿,歲寒逾綽約。道勝忘紛華,心游貴恬漢。
急起搴珠幕,迎夫自遠歸。開門星幾點,方覺夢魂飛。
春陰微雨霰,梅鶴訪林逋。錦石花邊榻,名泉竹下廚。匏蔬分負郭,歌吹隔西湖。何日從偕隱,長無間架租。
此老冰襟似此君,共持寒操傲乾坤。飛塵不到王猷榻,煙色時封蔣詡門。一徑清風醒俗夢,千竿涼月洗詩魂。鳳雛又喜青云遠,白發無妨日對樽。
心與鷗俱白,琴將鶴共彈。忽聞松子落,微聽水流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