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侶
頷下髭須半是絲,光陰向后幾多時。
非無解掛簪纓意,更慚山侶頻傳語,五十歸來道未遲。
頷下髭須半是絲,光陰向后幾多時。
非無解掛簪纓意,更慚山侶頻傳語,五十歸來道未遲。
下巴上的胡須大半都已變白,時光流逝,往后還能有多少時間呢。并非沒有解開官帽上的絲帶(辭官)的想法,更慚愧山中好友頻頻傳話相勸,五十歲歸來修道也不算晚。
髭須:胡須。
解掛簪纓:指辭官。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后遂借以指高官顯宦。
推測詩人處于中年后期,仕途已歷經多年,可能在官場中有所倦怠。山中好友勸其歸隱,詩人有感于時光流逝,結合好友的勸說,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有辭官歸隱的意愿。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仕與隱之間的思考。
山行詰曲到禪林,臺殿丹青歲月深。
薄晚春寒生幾席,逼人空翠撲衣襟。
客塵冉冉凌清思,俗狀紛紛費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攜藜杖事幽尋。
今日良宴會,朋簪故人家。
搖情綠綺琴,度曲漁陽撾。
放歌掀醉髯,晤語粲春葩。
列坐各知心,游揚相齒牙。
芬芳須及時,東扶忽西斜。
胡不厲逸翮,天津問仙槎。
無為甘寂漠,痼疾守煙霞。
畫翣排仙仗,龍輴去莫攀。
衣冠藏漢廟,弓劍閟橋山。
宇宙精神慘,臣民涕泗潸。
堯階蓂莢在,無復望慈顏。
峻極藤為道,盤旋百轉多。
崖懸枯樹杪,澗折怪巖阿。
雁入云霄去,猿從荊棘過。
誰云西蜀險,較此更如何。
今代堂堂有魏公,十方三際指揮中。
勛名已恨古人隘,歌詠端知寸筆窮。
還第文饒槐蔽日,賭棋安石馬嘶風。
此時誰作登門客,看吐經綸氣似虹。
幽居正傍小溪斜,想見樵風似若耶。
固有詩章舒眼界,可無藥物助脾家。
追歡難共長沙酒,遣睡姑嘗陸羽茶。
更祝安心為妙法,都將世事等空花。
西湖清且淺,中有蘭與蕙。
煙霧變晦明,鱗蟲潛水裔。
飛構冒層阜,仙筵敞平澨。
野饌何芳鮮,烹調列甘脆。
翩躚麟鳳集,適遇風云際。
簪佩耀林皋,觴酌宣文藝。
社以白蓮申,盟用青松誓。
莫謂傾蓋新,山林結遺契。
君不見王績非狂生,筆墨掃盡惟酒經。
又不見志和非漫尉,江湖醉詠漁歌耳。
文章得失兩夢事,一醉從渠俱不理。
人間自有行秘書,此翁聊為山澤儒。
平生斟酌自飽滿,寧復有欠寧有余。
可憐蹣跚挽不前,屬車豈識從甘泉。
不矜萬卷腹空洞,渴夢只恐東溟干。
莫疑此翁拘器窮,此翁有用非啞鐘。
濁醪作賢清作圣,翁不異味同其空。
我方畏縮立下風,伸頸一笑短項逢。
脫冠與翁共醉倒,從人笑此兩禿翁。
凱之曾說越中行,塔級親登眼始驚。
畫合千山翠濃淡,枝分萬水練縱橫。
樹頭低壓昏煙重,鶴背斜拖夕照明。
疑是丹成生羽翼,泠然云表御風清。
送客出河門,返手閉籬關。
歸來懸午窗,坐看屋上山。
眾雛困未覺,搗藥聲已殘。
倦鳥止不飛,雞犬亦在欄。
高林靜白日,時覺鳥聲閑。
寂寂窮巷中,翳翳桑柘間。
不妨麻稻香,無時來鼻端。
閬仙晦日惜春歸,尚喜爭他五日遲。
延蝶晚花余小蒨,藏鶯暗柳盡低垂。
頻催布谷能謀野,苦勸提壺殆為私。
寄語社中須痛飲,喜晴山色也開眉。
日日風吹雨,秋深寒氣催。
簷聲中夜斷,月色上窗來。
冷砌蟲吟穩,幽屏蝶夢回。
明朝應露重,晚菊正宜開。
月嬋娟對竹嬋娟,竹影蕭疏月轉妍。
才過中庭十分好,直疑明晚一般圓。
銀河漾漾無塵界,玉宇昭昭不夜天。
君飲不多須強飲,何妨醉里卻逃禪。
自我還荒徑,知君返寓居。
秋來曾醉否,月下有詩無。
兩地成千里,相看不一書。
可能忘舊債,五字當追須。
送人之姑蘇
友人要前往千里之外的姑蘇,分別時的話語讓人不忍聽聞。
暫時分別如同參星和商星不得相見,我長久懷念著友人如星斗般的文采。
菊花叢中黃色繽紛雜亂,槐樹下的道路被綠樹分開。
每日盼望著友人的書信到來,就像黃昏時孤雁傳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