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府寒食湖山游人
江南春色勝常年,蠶婦耕夫笑語妍。
日永湖山縱游屐,夜深簫鼓更劃船。
羈人半作吳儂語,騷客休吟楚些篇。
服叛招攜有長算,會移豐樂到齊燕。
江南春色勝常年,蠶婦耕夫笑語妍。
日永湖山縱游屐,夜深簫鼓更劃船。
羈人半作吳儂語,騷客休吟楚些篇。
服叛招攜有長算,會移豐樂到齊燕。
江南的春色比往年更勝一籌,養蠶的婦女和耕地的農夫歡聲笑語,容顏美好。白晝漫長,人們在湖光山色中盡情游玩;夜深了,還有人吹簫擊鼓劃船游樂。羈旅之人有一半都說起了吳地的方言,詩人也別再吟誦楚地的悲歌了。朝廷有長遠的謀略來使叛逆歸服、招撫遠方之人,定能把這繁榮安樂的景象帶到齊燕之地。
勝常年:比往年更美好。
妍:美麗,這里形容笑容燦爛。
日永:白晝漫長。
縱游屐:盡情游玩。屐,木鞋,這里代指游玩的人。
羈人:旅居在外的人。
吳儂語:吳地的方言。
騷客:詩人。
楚些篇:楚地的悲歌。些,楚地語氣詞。
服叛招攜:使叛逆者歸服,招撫遠方之人。
長算:長遠的謀略。
豐樂:繁榮安樂。
齊燕:泛指北方地區。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紹興府在南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詩人可能在寒食節時游覽紹興府,看到當地百姓歡樂的場景,結合當時朝廷的局勢,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國家和平繁榮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江南春日的繁榮景象,并寄寓對國家的美好祝愿。其特點是畫面感強,情感積極向上。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心理狀態。
顯允太宗,聰明英武。龍奮晉陽,雨澤九土。安夏攘夷,雪恥酬古。文德武功,卓冠無伍。
學畫雙蛾苦未成。鬢云新結翠鬟輕。伴人歌笑已多情。飛絮亂花閑院宇,舞鸞歌鳳小娉婷。陽關休唱斷腸聲。
葉落風時埽,苔枯鶴為芟。垂蘿門隱映,攢石路?嵌。過午聞疏磬,憑高見遠帆。客衣寒不耐,欲借趙州衫。
爽氣平鋪散曉煙,江頭風動孝廉船。全操勝具趨金馬,直踏濃花過玉鞭。多少念頭言不盡,總于榜上月同圓。入云須記出山日,尚有靈峰意未傳。
粉絮吹香,鏡瀾瀉汞。綠云輕裊蘭翹動。倚妝一月日邊明,解愁幾曲風前弄。千葉紅舒,一枝玉種。三重阿閣巢丹鳳。祥禽向外自高飛,歸來瓊島春如夢。
大藤勛業使人疑,今日褰帷始見之。每憶韓公成感嘆,且令徭老望威儀。江山道梗空千里,兵甲屯云又一時。聞道招安成妙算,從前真覺費王師。
明明圣皇,旌以命服。紆朱懷金,為光為飾。邁種其澤,撫寧四國。宣慈惠和,柔嘉維則。克副帝心,膺茲多福。登位歷壽,子孫千億。
司馬遺忠尚有祠,重來客淚灑荒碑。長城借得先生在,肯致中原苦亂離。
鶴雁旌旗導紫軿,方瞳秋水照人明。泰山可碎膽常定,滄海自渾心轉清。萬事至公如正獻,片言不妄即元城。擎天正要堅牢柱,長與皇家植太平。手挈蓬弧掛井參,籌邊樓下瑞云深。傳將絕學圣賢脈,會得初陽天地心。議論文章胸萬甲,功名富貴腹三壬。春風禁柳東華路,扈駕催行荔子金。
宿鶯啼,鄉夢斷。春樹曉朦朧,殘燈和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去年離別,石城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
蒼天似憫斯人困,故向云中撒與錢。錢若了時民又困,何如只賜與豐年。
始訝三冬旱,俄連二月陰。安知翻覆手,不是鬼神心。
渭上衣冠故老哀,西陵石徑已莓苔。從今仗下新歌舞,長及年年獻酎來。
病來安健賦詩誇,甲子新移一歲加。吾道所存唯浩氣,世緣何著但空花。煙云已過同歸雁,楊柳初藏并宿鴉。便擬尋山逐幽趣,春泥隨馬不須遮。
不脫陰區苦奈何,仙官塵侶不爭多。人間惟有李長吉,解與神仙作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