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一
下初死卻爺共娘,二十余興年割不斷。
今朝打破骨董箱,請我升堂舉公案。
古靈平地起風波,瞌睡禪人不奈何。
地獄天堂都莫問,大家隨例吃燠鵝。
下初死卻爺共娘,二十余興年割不斷。
今朝打破骨董箱,請我升堂舉公案。
古靈平地起風波,瞌睡禪人不奈何。
地獄天堂都莫問,大家隨例吃燠鵝。
起初父母去世時,二十多年來親情的牽絆始終割不斷。如今打破陳舊的觀念束縛,邀請我升堂講解公案。就像古靈和尚那里平地起了風波,讓那些昏昏欲睡的禪人無可奈何。地獄和天堂都別去問了,大家都跟著慣例吃熱鵝吧。
初死卻爺共娘:指父母剛去世。爺,父親;娘,母親。
二十余興年:大概二十多年。興,約數。
骨董箱:比喻陳舊、守舊的觀念或事物。
舉公案:佛教用語,指講解、討論佛教的經典案例。
古靈:古靈神贊禪師,這里借指引發事端。
燠鵝:熱鵝。
這首偈詩作者為南宋僧人釋清遠。南宋時期佛教禪宗發展成熟,禪僧們常以偈語表達禪理和心境。此詩可能是作者在經歷人生變故(父母去世)后,經過多年思考,對禪理有了新的感悟,以一種詼諧、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
主旨是傳達一種超脫舊念、活在當下的禪意。其特點是語言通俗,將禪理與生活場景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禪詩口語化、生活化的創作風格,對研究宋代禪宗文化和文學有一定價值。
直誼清名夙所聞,
亂山深處一逢君。
寒莎蟋蟀謾相語,
碧梧鳳凰終不群。
南浦他年書共寄,
西城此夜席頻分。
相逢更有關情甚,
又擬河橋別廣文。
凝香仙伯鶯花主。雅意憐羈旅。略分春色便濃歡。街吏何妨日日、報平安。
詩人一醉龍公妒。恰限今朝雨。關門獨酌強伸眉。也勝棲棲腰鋪、守風時。
酒上心來,熱血汪汪,起落如潮。看人間萬事,都成鬼蜮,乾坤一指,只解酕醄。夢祟難親,詩魂易失,千疊愁心何處消。秋風起,更吹愁壓鬢,做盡刁騷。
無聊酒醒今宵。奈人散更闌不可招。索歸尋蕭寺,閑門敲月,坐呼山鬼,長嘯干霄。狂處陵人,悲來罵世,袒臂科頭容我豪。君知否,有元龍尚在,湖海逍遙。
吾家種草古今難,
針鼻才分度線端。
混處相期君把手,
到時不與汝同盤。
卻來大用縱橫是,
向去全功轉側看。
底事要憑師印可,
輪回生死不相干。
凄涼玉樹委重泉,
難倩巫陽一問天。
佞佛庵馀長命米,
撫孤人贈賣文錢。
珠懸南海詩名在,
劍去延津俠骨捐。
惆悵鸰原風雨急,
悲歌淚滿上留田。
萬頃蟾光浩不收,
花汀竹嶼思悠悠。
黃公所隱知何地,
賀監宜歸乞此洲。
良夜最佳惟午夜,
今秋偏好是中秋。
舉杯酒露月同吸,
仰面青天可問不。
一臥憐君三十朝,呼醫仍苦禁城遙。靈根自逐新陽發,病蘗從經野火燒。吻燥未須尋曲糵,囊空誰與典絺蕉。何時匹馬隨街鼓,睡起頻驚髀肉消。
塵垢污人朝復朝,病中吟嘯夜方遙。長空雁過疑相答,虛幌螢飛坐恐燒。稍覺新霜試松竹,未應寒雨敗梧蕉。從來百鍊身如劍,火滅重磨未遽銷。
雨雪江中一釣竿,
天生漁父不知寒。
蓑衣白盡無人識,
都作雙雙白鷺看。
幾夜鎖窗揭。素蟾光似雪。恰恨照人欹枕,紗櫥爽、簟紋滑。
迤邐篆香裛。好壞誰共說。若是知人風味,來分取、半床月。
非歡獨慊慊,
儂意亦驅驅。
雙燈俱時盡,
奈許兩無由。
洗盡紅妝見玉顏,
一年相別此時看。
房陵粉水休爭白,
姑射冰肌巧耐寒。
自愛一枝橫竹外,
未須千樹繞江干。
東風也是相欺得,
已作和羹一點酸。
記得同門日,
翩翩皆妙年。
緣何雙鬢白,
搔首問蒼天。
落落疏星滿太清,
寒江近戶漫流聲。
長疑好事皆虛事,
道是無情還有情。
且盡醁醽消積恨,
休將文字占時名。
秋來見月多歸思,
斜倚薰籠坐到明。
燕河舟楫三春水,浙路旌旄十郡山。
海內交情傾蓋晚,江南歸思乞骸還。
青霄氣偃松杉老,丹壑秋深杞菊斑。
祇恐遠游辭膝下,敢云高舉出人間。
無端搖落古墻頭,
鐵騎金戈動素秋。
霜月含芒爭出鍔,
江山無恙獨登樓。
閨中少婦十年恨,
塞上征人一夜愁。
自是天光還本色,
別風淮雨各清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