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 其五九
前世殺害多,今報夭折苦。
方矜面如花,已見身歸土。
哭倒白頭親,怨殺朱唇婦。
因果鏡中形,毫髪無差悮。
前世殺害多,今報夭折苦。
方矜面如花,已見身歸土。
哭倒白頭親,怨殺朱唇婦。
因果鏡中形,毫髪無差悮。
前世殺害生靈太多,如今就會遭受夭折的痛苦報應。剛剛還在為面容如花般美麗而驕傲,轉眼間就已身死入土。這讓白發雙親悲痛欲絕哭倒在地,也讓紅顏妻子哀怨不已。因果就如同鏡子里的影像一樣,一絲一毫都不會有差錯。
夭折:未成年而死。
矜:自夸,驕傲。
悮:同“誤”。
《擬寒山寺》是宋代釋懷深所創作的一組勸誡詩。宋代佛教盛行,佛教的因果報應觀念深入人心。釋懷深創作此詩,旨在通過具體的事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世人宣揚因果報應的思想,勸人積德行善,勿造惡業。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因果報應,特點是語言直白、意境悲涼。它以形象的畫面和簡潔的語言闡述佛教思想,在宣揚佛教教義、勸誡世人方面有一定的影響。
拉客游蕭寺,徘徊及暮還。
自非歸沐假,那得片時閑。
閱世真成夢,為官祇強顏。
老僧應笑我,何日遠塵寰。
鷹鶩呼長云,魚龍逼頹岸。
江流閱萬里,波勢來天半。
山根鬼工鑿,千古石淩亂。
何代鋤為田,扶犁滿南澗。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蘿蔓。
朝耕課妻子,夜飲逢親串。
骨肉聚鄉井,亦可忘貧賤。
生死南山坡,安知離別幻。
槐花落盡識秋深,
天放秋晴一晌陰。
薜荔半墻些子竹,
閉關埋照對沈吟。
領發不簪行自由,
下階拾得舊花籌。
即今相對渾如夢,
消盡人間隔夜愁!
石瘦蘭馨入骨寒,筆端往往帶儒酸。河陽桃李春風滿,此段煩君更畫看。
愛君標格碧峰清,為輟床頭竹葉瓶。想得醉馀鋒穎健,群鵝端欲博黃庭。
徑僻草新綠,山寒花未開。偶來幽賞地,閑醉早春杯。雨色晴飛去,猿聲晝下來。萬峰如畫里,無事好登臺。
數椽蔭綠野,一徑俯寒流。幽況澹于水,高懷虛似舟。佳人芳草佩,仙客紫云裘。吾欲乘風去,相隨到十洲。
為憐蘭若好,步屧日皈依。隔水看花過,逢僧乞食歸。新禽囀高樹,殘雪在山扉。相對寂無語,香臺煙篆飛。
西疇盛簫鼓,南畝復犁鋤。靜愛為農理,閑抄種秫書。孤尊拚潦倒,一鶴伴清虛。世事皆如夢,疏慵且自如。
水上誰家月,朝來蕩未平。新鶯怯孤囀,歸雁喜同征。云磴紆繚繞,風蘿入杳明。高齋何所有,花外幾峰晴。
一雨來何急,空江上暮潮。隔花時漠漠,入竹故蕭蕭。寓目成今古,觀空漸市朝。因之澹忘味,不是為聞韶。
冥心謝城市,隱幾自峰巒。廣袖儒仙服,高檐大隱冠。遂將乘興去,無那早春寒。稍待東風暖,登臨寄一歡。
人言謝康樂,池草夢回時。坐覺鳴禽變,因成憶弟詩。我今在南畝,時亦念東籬。不見惠連輩,登樓多所思。
文虹二三子,一別渺難知。李戴偏南北,音塵且歲時。山中誰和曲,江上幾相思。獨有何生在,天寒未可期。
今日清詞侶,風流有二何。清心雪中映,佳句隴頭多。別路同風雪,生涯共薜蘿。不知緣底事,一月罷經過。
客路轉吳楚,一車隨雨行。人來諸葛渡,山盡呂蒙城。驛柳藏雙堠,村醪醉短槍。夕陽驅倦馬,不盡別離情。
微風送殘暑,塵外片云回。客與新秋約,人先早雁來。露荷千葉老,煙柳一門開。掃榻客高枕,山禽莫浪猜。
玉樹交橫雪后天,
新詩吟得百馀篇。
郵筒不住如飛翼,
送與襄陽孟浩然。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十年豸繫霜臺重,此日鸞呼竹院游。
秋色照人偏皎潔,深杯到手肯淹留。
催花興劇還移席,浮白情深更繫舟。
醉里多君憐赤子,佇看雙鉞借前籌。
乾凈青莎一片陰,君無去此豢饑禽。
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綠林。
曀日終風舟汛汛,水深河大雨淫淫。
舊家枝葉同鄉土,好聽黃鸝作羽吟。
秋意鳴蟬那許知,
可憐著力占高枝。
道人未解聽繁響,
袖手來看格五棋。
炎暑何從避,城隅古剎幽。
故人今再會,勝地昔曾游。
云合天容暝,風來客意秋。
歸途催暮雨,回首不能休。
藏書滿天下,之子獨間關。
襆被穿云往,殘碑拓險還。
羊腸疑漢史,鳥跡辨嵩山。
嘆息草元者,棲棲蓬戶間。
擬織同心苣,
還成連理枝。
卻憐紅豆子,
全不解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