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鄭風·叔于田
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叔去打獵了,巷里好像沒人住。難道真沒人住?都比不上叔啊。他實在美又仁厚。叔去狩獵了,巷里沒人喝美酒。難道真沒喝酒人?都比不上叔啊。他實在美又和善。叔到郊野去,巷里沒人會駕馬。難道真沒人駕馬?都比不上叔啊。他實在美又英武。
叔:指青年男子。于:去、往。田:打獵。
洵:確實,實在。
狩:冬獵。
適:往。野:郊外。
服馬:駕馬。
《詩經》多是民間歌謠,創作時間久遠。此詩應產生于鄭國,當時社會有狩獵活動,人們崇尚勇敢、有才能的人,詩人借此表達對“叔”這類人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叔”的美好品質和出眾能力。其特點是重章疊句,增強節奏感和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反映當時社會風俗和人們的審美觀念。
籍甚人言易已東。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綠旆當風懸。誰家無事少年子,滿面落花猶醉眠。
獵獵霜飆飐菊枝,盤中粉餌趁時炊。承平節物今猶見,卻憶劉郎舊欠詩。
入仗魂驚愧草萊,一聲清蹕九門開。暉暉日傍金輿轉,習習風從玉宇來。流落生還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道旁倘有山中舊,問我收身早晚回。
易侯意氣天下無,蚤年宦籍通皇都。豸冠繡服天咫尺,風裁落落長安途。一朝使酒忤權貴,憑陵太白歌嗚嗚。埋輪有疏不得上,拂衣大笑游江湖。瀟湘云夢長在目,卻來東海談乘桴。五花暫輟御史馬,百里仍躡仙郎鳧。江郎峨峨三片石,屹立千仞東南孤。題詩灑墨登絕頂,白眼瞋視天模糊。桑田滄海倏變易,九重特詔還金鋪。梅花遍詠水曹雪,清源皂蓋停菰蒲。憶昔扁舟駐東郭,驀然見我心神孚。鹵簿江州卻群從,胡床明月邀呼盧。蘇別駕,蔡大夫,十日九日黃公壚。夜擊青萍唾壺碎,晝拈綠玉楸枰枯。清源明妝十萬隊,紅裙翠袖驕相扶。淹留卒歲不忍別,春風拂面吹屠蘇。云萍忽爾摧浪跡,平原河朔成虛無。踟躕蘇蔡各分手,閩山蜀道難追呼。君侯政績何煒燁,立驅千騎來東吳。窮交念我宛如乍,飛書往往尋屠沽。一丘獨臥子真谷,入門三徑嗟荒蕪。雕蟲小技何足論,眼空六合成狂夫。青霞之君日候我,斧柯欲爛三蓬壺。玉局縱橫眾仙列,云漿一吸三千觚。使君倘許岸幘過,秋風八月來高艫。
農田萬頃載車千,五者相因敬在先。更把敬來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堯天。
紫華陽巾白羽衣,幼辭家舍入巖扉。靈書注就參同契,絕字修成杜德機。著屐看松逢伴少,荷鋤栽果到城稀。蕭蕭落葉空山夜,獨禮寒星待鶴歸。
踏碎瓊瑤千里寒,新年才此試吟鞍。不須更說逢迎惡,只作灞橋詩興看。
肩輿初入郁林州,井邑都如舊日游。雖有山川供遠目,不堪雨露濕征裘。土風慣習瘴誰慮,客況寂寥心自愁。春去秋來人共見,十年辛苦在炎州。
一片飛來階下紅,滿林驚覺夜霜空。綠圭不剪封周弟,錦字頻題出漢宮。亂撲征衣山徑里,染成秋色夕陽中。幾回記得停車處,錯把春華認晚楓。
接得西來最上機,一生須及盡玄微。但言頓悟無修證,熱病教君失轉依。
過鶴生新夢,攜魚憶舊游。清霜凋木葉,落月涌江流。隱者時堪訪,良田亦易求。如何玉堂夜,白發不勝愁。
長安市上醉如泥,旁若無人且賦詩。誰識隱然為計國,沈香亭畔脫靴時。
簡冊林中老蠹魚,年來窮謫尚耽書。竹屏風下憑烏幾,畫作柯山居士圖。
眼花錯莫鬢霜勻,病馬羸驂只自塵。奉引拾遺叨侍從,思歸少傅羨朱陳。衰年壯觀空驚目,險韻清詩苦斗新。最后數篇君莫厭,搗殘椒桂有馀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