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二首 其一
江上西風萬里秋,際空高浪洶回流。
他時譽賊真非策,此日摧鋒盍有謀。
天險漫能憑故國,陸沉端復恨神州。
將軍競綰封侯印,誰為吾君更解憂。
江上西風萬里秋,際空高浪洶回流。
他時譽賊真非策,此日摧鋒盍有謀。
天險漫能憑故國,陸沉端復恨神州。
將軍競綰封侯印,誰為吾君更解憂。
江上吹起西風,帶來萬里的秋意,天際高浪洶涌,回旋奔流。過去贊譽叛賊實在不是好策略,如今要摧毀敵軍鋒芒怎會沒有計謀。天險難以依靠故國得以保全,國土淪陷真讓人痛恨。將軍們都爭著獲取封侯的印綬,可誰又能為君主再解除憂愁呢?
際空:天際。
他時:過去。譽賊:贊譽叛賊。
摧鋒:摧毀敵軍鋒芒。盍(hé):何不。
天險:天然的險要地勢。漫能:難以。憑:依靠。
陸沉:比喻國土淪陷。端:真的。
綰(wǎn):系,掛。
此詩創作于國家面臨危機、國土淪陷的時期。當時可能有一些錯誤的決策導致局勢惡化,而將領們卻只顧追求個人功名,詩人目睹這一切,懷著悲憤的心情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時弊,表達愛國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斥時人不當之舉。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曉風山郭雁飛初,霜拂回塘水榭虛。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搖落似貧居。青門遠憶中人產,白首閑看太史書。城下秋江寒見底,賓筵莫訝食無魚。
何處西來石佛,獨留震旦名山。風雨飛空無跡,從來不閉禪關。
慣覺衰翁夢,戈船鼓四更。連陰星月晦,長夜鼠狐橫。醉囈奴群睡,憂嗟老獨醒。一聲天下旦,破暝祝雞鳴。
囊底倫敦探手回。氣吞世界尚驚猜。花旗已出受降臺。卐字何曾飛赤塔,一身先自付黃埃。戈林鼠輩本非材。
如何殺一婦,能致旱三年。婦孝無知者,知之惟老天。
讀罷《江南賦》,傷心淚不乾。孤蹤愁蟨負,三徙困鵬摶。雨暗蛩音細,宵分客夢殘。獨憐身世淺,零露未成餐。
安否別來端若何,尺書可是雁無過。南豐惠我新詩什,亦復懷君舊琢磨。
曲欄東,藕花一朵,嫣然開向愁中。正淚濕五更寒雨,傭欹一地溫風,可憐似儂。曾憑幽夢相通。夜月梅邊舊恨,朝云蘭外輕蹤。但繞遍、天涯有誰寄與,西洲春遠,洞庭秋晚;耐他芳意千絲宛轉,柔情一點玲瓏。況匆匆,蘋波又摧斷紅。
泰山蒼翠接穹窿,五老松聲拂太空。千載不磨秦氏碣,六朝猶說魯王宮。雛鶯嬌囀芝臺曲,老鶴長鳴海屋風。晉爵正當春日好,歡承半子祝喬嵩。
風響寒林夜雪深,此來見我九泉心。別君更有千行淚,明日看時血滿襟。自別毗陵隔死生,白頭未遂豈忘情。當年四鼓讀書夜,記得南鄰碾子聲。
鏡澈古苔光,溪風湛碧香。花猶知世代,水不解興亡。粉黛山川俗,煙泉歲月長。而今正好景,石骨照蒼涼。十六長湯院,阿誰似玉環。故宮秋草里,小邑水聲間。童子驅羊去,村姑賽廟還。教他揚廣笑,破國只驪山。過鳥煙中跡,回風水上痕。欲知天寶事,喚起石苔言。蘭乳飛千殿,宮云繞數村。太真方病齒,歌拍且停翻。羯鼓弄伊涼,露花石火光。山馀繡領字,云染碧螺香。芍藥留妃子,鸚哥說上皇。難將脂粉水,傲我白云鄉。鳳靡鸞吪易,王圖霸業輕。仙靈祠后見,笙柷夜深鳴。野火燒連理,秋風薦側生。遙知石鏡月,恨不照傾城。東嶺復西嶺,秦鄉與漢鄉。市城云淡淡,今古水湯湯。廢址耕斜坂,歸樵話夕陽。亂亡猶有等,最劣是幽王。
剪剪輕寒,小樓昨夜衾嫌薄。禁幾陣、東風吹斷,護花鈴索。醉軟煙絲牽恨亂,離披蝶板敲愁落。為慵春,筆債滿床頭,都耽擱。愁與病,渾難卻。花飛盡,容如削。笑年年依舊,一身落魄。金屋自慚元不稱,樊籠也任長牢絡。問蒼蒼,生此不祥人,何如莫。
分符出鎮幾經秋,結屋還依白鷺洲。萬點霜花藏遠近,四時煙水共清幽。詩書滿架承遺澤,事業潛心繼遠猷。自是故家文物盛,子孫賢達異常流。
吸乾酒海一須臾,冠冕玄壇百歲馀。不食人間煙火氣,能傳天上電花書。
秋殘天漠漠,阪曠日蕭蕭。翅仄鷹盤穩,膘新馬獵驍。野風吹短發,村酒醉長橋。共飲無相識,騷魂唪《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