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覺海沖禪師
言簡理直,道高德重。
無妄談笑,無妄迎送。
衲子入門,毛髪聳動。
密密處,莫能觀,倚天靈刃照人寒。
言簡理直,道高德重。
無妄談笑,無妄迎送。
衲子入門,毛髪聳動。
密密處,莫能觀,倚天靈刃照人寒。
言語簡潔道理直白,道德高尚聲望厚重。不隨意談笑,不隨意迎送。僧人進入門內,毛發都為之聳動。那隱秘細密之處,無人能看透,如倚天的鋒利刀刃散發著照人的寒光。
無妄:隨意、胡亂。
衲子:僧人,因僧人穿衲衣而得名。
靈刃:鋒利的刀刃,這里有比喻高深佛法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慧林寺瞻仰覺海沖禪師的畫像或聽聞其事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贊,以表達對禪師的敬意。當時佛教可能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寺廟文化繁榮。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覺海沖禪師,突出其品德高尚、佛法高深。特點是語言精煉,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對于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禪師形象有一定參考價值。
窮有千年恨,詩無一字工。
心存生死外,身老亂離中。
劍氣沖星動,琴聲帶月空。
交游零落盡,賴得夢魂通。
秦冢今何在,唐宮跡已虛。
玉池羞粉黛,金碗出邱墟。
故事空千載,清泉尚一渠。
振衣聊眺望,山色又征車。
月華如水中庭潔,寒風掃面膚欲裂。
危樓立久悄無言,繞樹啼烏聽悲切。
此時卻憶黃叔度,廣文先生寒更絕。
體孱已肖衛玠形,病亟復嘔周瑜血。
可憐酒債負尋常,貧病交侵愁郁結。
愧我年來遭轗軻,范舟難補曼卿缺。
那堪屢接阿連書,已知委傾將摧折。
呼癸頻頻似燃眉,筆墨慘淡如嗚咽。
與君至戚同李、盧,重洋遙阻腸空熱。
此際遙知館已捐,哭望天涯奠空設。
翹首寒空灑淚多,涼月侵人比冰雪。
大雅久不作,倀倀吾誰從。
苦讀糟粕書,拓此磊落胸。
處士盜虛聲,高談驚盲聾。
及觀所著說,瑣屑如兒童。
我有夜光珠,包裹何重重。
偶然出相衒,謂可豁雙瞳。
誰知座上客,視與魚目同。
然默□自念,吾道勿乃窮。
丈夫抱真氣,達人無俗容。
悠悠豈足伍,閉戶不與通。
有時發清興,溷跡阛阓中。
鼓刀與賣漿,或者有英雄。
曠野行人少,
長河去鳥平。
江城明月夜,幽賞思偏長。
笛弄梅花落,尊開竹葉香。
淡云籠樹色,荒徑散秋涼。
好覓漁樵去,扁舟賦水鄉。
荒郊寂寂雨初晴,
燕語鶯啼野水清。
日暮落花春已去,
東風依舊尉陀城。
十年騎鶴夢悠悠,
天地無情白發愁。
歸到咸陽還似客,
幾回腸斷望并州。
不信東遷百戰余,峨然廟貌托精廬。
破除文武千年業,成就《春秋》一部書。
豈有《小弁》傷嫡庶,空聞《揚水》怨兵車。
至今瀕海遺民淚,禾黍離離灑故墟。
翠翹垂暖釵頭鳳。側梳寶髻云鬟重。攬鏡愛新裝。風吹衣褶香。容華愁易歇。學打同心結。不是媚芳春。由他鶯笑人。
雕闌十二回環碧。春波穩戲雙鸂鶒。幾樹小紅梅。繁花開滿枝。菖蒲才展綠。楊柳凋零速。莫道不消魂。西風秋氣昏。
寶琴彈冷纖纖玉。惺惺自惜春蛾綠。惆悵到如今。凄涼遲暮心。薰籠閑倚久。無奈梅花瘦。隔歲任芳春。個中非舊人。
亦知難得春長駐。從今不管春來去。冰雪足怡情?;ㄇ罢{素箏。愁痕都疊起。付與悠悠水。不做嫁衣裳。年年金線忙。
古樹綠成海,前山復后山。
參天多磊落,拔地少彎環。
落葉荒途里,空腔斷壁間。
婆娑生意好,點綴碧孱顏。
默觀羲圣書,先天著復坤。
畫畫妙理具,森立河圖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寧辭奔。
乘承著不息,反窮性存存。
透彼名利關,洞此道義門。
用功不精密,頻復何由敦。
延慶堂中夢,
人言積善家。
翠娥環繞句,
今日定如何。
湯湯散作家家惠,莫與貪泉一樣看。
最是蕭蕭句,無人繼后塵。
日暖亭皋綠。桃李渾如簇。步屧尋春,一行紅粉,香車金犢。
更前村、窈窕舊當壚,正甕頭初熟。
獨酌杯行速。醉倒青山足。
待得醒來,歸鴉滿樹,疏星射目。
恐明朝、陰雨陡然來,倩誰人秉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