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二五
休休休,放下著,無量劫來靈性惡。只知貪愛黑如云,一段光明都昧卻。
休休休,放下著,浮生不用多圖度。榮華富貴總成空,到頭唯有無生樂。
休休休,放下著,無量劫來靈性惡。只知貪愛黑如云,一段光明都昧卻。
休休休,放下著,浮生不用多圖度。榮華富貴總成空,到頭唯有無生樂。
罷了罷了,放下手中事。無數劫以來,人的靈性變得惡劣。只知道貪戀愛欲,像烏云般濃重,那一絲光明都被蒙蔽。罷了罷了,放下手中事。短暫人生不必過多謀劃。榮華富貴最終都是一場空,到最后唯有不生不滅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快樂。
休休休:表示一種勸誡、罷了的語氣。
放下著:即放下。
無量劫:佛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
靈性惡:指人的本性被貪嗔癡等惡念污染。
昧卻:遮蔽、埋沒。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圖度:謀劃、打算。
無生樂:佛教認為不生不滅的境界是真正的快樂。
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思想盛行的時期,作者作為佛教修行者或對佛教有深刻感悟的人,看到世人沉迷于世俗的榮華富貴、貪愛欲望,為了勸誡世人放下執念、回歸本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放下貪念、擺脫世俗,追求無生的境界。其特點是語言直白,勸誡意味濃厚。在佛教文學中,此類勸世詩有助于傳播佛教思想,引導人們修行。
古岸新花開一枝,
岸傍花下有分離。
莫將羅袖拂花落,
便是行人腸斷時。
恨唱歌聲咽,愁翻舞袖遲。
西陵日欲暮,是妾斷腸時。
眇眇天涯君去時,
浮云流水自相隨。
人生一世長如客,
何必今朝是別離。
秣陵春已至,君去學歸鴻。
綠水琴聲切,青袍草色同。
鳥喧金谷樹,花滿洛陽宮。
日日相思處,江邊楊柳風。
誰能愁此別,到越會相逢。
長憶云門寺,門前千萬峰。
石床埋積雪,山路倒枯松。
莫學白道士,無人知去蹤。
今朝楊子津,忽見五溪人。
老病無余事,丹砂乞五斤。
幽人自愛山中宿,
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個長松樹,
半夜子規來上啼。
知君住處足風煙,
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
唯愁未有買山錢。
青林何森然,沉沉獨曙前。
出墻同淅瀝,開戶滿嬋娟。
籜卷初呈粉,苔侵亂上錢。
疏中思水過,深處若山連。
疊夜常棲露,清朝乍有蟬。
砌陰迎緩策,簷翠對欹眠。
迸筍雙分箭,繁梢一向偏。
月過驚散雪,風動極聞泉。
幽谷添詩譜,高人欲制篇。
蕭蕭意何恨,不獨往湘川。
謝公見我多愁疾,為我開門對碧山。
君若欲來看猿鳥,不須爭把桂枝攀。
月在沃洲山上,
人歸剡縣溪邊。
漠漠黃花覆水,
時時白鷺驚船。
聞道幽深石澗寺,不逢流水亦難知。
莫道山僧無伴侶,獼猴長在古松枝。
延首直城西,花飛綠草齊。
迢遙隔山水,悵望思游子。
百囀黃鸝細雨中,千條翠柳衡門里。
門對長安九衢路,漢家宮闕在中天,紫陌朝臣車馬連。
蕭蕭霓旌合仙仗,無媒守儒行,榮悴紛相映。
家甚長卿貧,身多公干病。
不知身病竟如何,懶向青山眠薜蘿。
雞黍空多元伯惠,聞說唐生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文憲芙蓉沼,元方羔雁群。
河關連鞏樹,嵩少接秦云。
獨有臨風思,睽攜不可聞。
雙鶴五云車,初辭漢帝家。
人寰新甲子,天路舊煙霞。
羽節臨風駐,霓裳逐雨斜。
昆侖有琪樹,相憶寄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