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唐彥猷顧亭林韻
云間更深處,獨見古人居。
想像風猷遠,荒寒景物疏。
書成千卷帙,往事一邱墟。
唯有清名在,流行百歲余。
云間更深處,獨見古人居。
想像風猷遠,荒寒景物疏。
書成千卷帙,往事一邱墟。
唯有清名在,流行百歲余。
在云間更深遠的地方,獨自能看到古人居住之處。想象古人的風采和謀略高遠,這里荒涼寒冷,景物稀疏。寫成了上千卷書籍,過往的事情都已成為廢墟。只有那清名還在,流傳了一百多年。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后次序寫詩。
風猷:風采和謀略。
邱墟:廢墟。
清名:美好的名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游覽顧亭林相關古跡時,看到荒寒之景,聯想到古人的事跡和名聲,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或許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后的階段,詩人借詩表達對古人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追懷古人,感慨時光與世事。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古人品德和學問的推崇。
惱殺春山怨子規,風前雨里幾凄凄。如何只繞深閨樹,不向游人醉處啼。
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
四海交情三益并,兩都仕路十年同。座連樽酒諧今夕,秀挹江山讓此翁。舊史斷文蟲篆古,小爐新火獸堆紅。公馀莫厭頻相過,對月懷君思正濃。
滋蘭徒佩芳,種菊徒采英。饘粥茍不繼,不如學躬耕。荷鋤出東皋,布谷方有聲。好雨以時至,春水昨夜生。井井畎畝界,油油禾黍平。吾志在一飽,匪冀倉箱盈。南陽遲諸葛,谷口尋子真。翻嫌沮溺輩,后世知其名。
片云將雨過西山,望斷東歸水上灣。海近似聞龍臥起,天高不礙鶴飛還。桓公老去瑯琊樹,白傅歸來洛社間。更遣馀工擬叢桂,案頭湘管紫琳斑。
彼美閨臺彥,胡為江海行。真貪子舍養,不厭使軺輕。茂草姑蘇苑,蒼山越絕城。莫因羊酪味,終擬笑諸傖。新歲郵中問,殘冬湖外書。歡同烹鯉日,情是斷金馀。澤節行臺峻,天垣右席虛。不應周吏課,朝紱企歸歟。
帝子登湘岸,臨風粉淚彈。梨花多少雨,點點透瑯玕。
數椽別業寶山傍,詩酒相忘舊醉鄉。風景不留人去遠,落花啼鳥送斜陽。
當年匣劍授彬時,都在將軍頤指麾。誰者紛紛容易取,高皇約束變更為。
臨流人別衣冠白,歌吹塵風。兄弟西東。戰地山飛草木紅。紅樓心事同游子,書廢詩慵。暮雨晨鐘。都在江頭短笛中。
五十年中幾去還,塵纓茲許濯江關。天開鷲境蒼濤里,地出龍宮紫霧間。舊識高僧驚滅度,新成危閣漫躋攀。衰顏自照冷泉水,愧汝清湍白鳥間。
造物固難量,誰能計寒餓。失馬乃為福,夢牛翻作禍。長溪霜練靜,脩嶺蒼龍臥。魂夢吾已安,不勞歌楚些。
碧草初出地,杏花紅滿枝。粲粲耀晨旭,盈盈嬌路岐。稱我庭階賞,植遠不可移。玩之未忍別,念當長育時。
尋師萬里走東南,性學精微聞兩三。風月歸來深體認,簞瓢自樂細沈涵。巖前靜索龜圖秘,蜀口驚呼蟻戰酣。欲覓底寮整殘斷,峽天分借一屏嵐。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佇立。北窗輕幔垂,西戶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濕。誰能長分居,秋盡冬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