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人老了心懷常常失意,生病后須發(fā)變得花白。心灰意冷比不上爐中的火,今晚才感覺房內(nèi)寒冷,坐著索要寒衣托付給妻子。
濩落:失意的樣子。
蒼浪:形容頭發(fā)花白。
房櫳:窗戶,這里指房間。
孟光:東漢梁鴻之妻,后作為賢妻的代稱。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年老體弱、生活不如意之時。冬至是寒冷時節(jié),在這樣特殊的日子,詩人身體欠佳,心中不免生出諸多感慨,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內(nèi)心的孤寂與悲苦。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年老病衰的悲苦和孤寂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zhì)樸語言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朅從歙浦來湓浦,聞自全州入桂州。
倚俟先生還北棹,定容小子到南樓。
甘留旅瑣緣何事,積受恩私愧未酬。
但愿歲時一相見,萍蹤從昔慣漂浮。
顧此昧陋質(zhì),昏冥蹈危機。
一麾繆析土,三命空登畿。
屢激馬援謗,終成馮衍歸。
長騖厄道左,力耕逢歲饑。
置之勿復道,觴來暫同揮。
云無又有之,細亦不毫絲。
未許迎眸數(shù),才容灑面知。
積能成樹滴,散忽被風吹。
野燒痕初動,春鞭政要詩。
重陽晴過小春天,忽復蕭騷雨可憐。
響入竹林全似雪,濕蒸茅舍最宜煙。
戰(zhàn)塵洗凈無傳箭,客路泥深亦著鞭。
三月聚糧豈容易,臨風殊覺意茫然。
七月陳王致太平,轉頭已聽黍離聲。
陪臣僣上三歸備,霸國邀君九鼎輕。
釋氏談空端有理,詞人賦恨豈無情。
燠年寒歲頻更換,未抵黃河一度清。
倚樓趙公子,可與共詩評。
道故無終極,文須有主盟。
轟雷春蟄動,貫月夜珠明。
高作令吾愧,銷光更屏聲。
鄰人窺小圃,籬落倚村莊。
雪屋晴窗凈,山爐燄火香。
異花看又數(shù),隙土步頻量。
擬筑新亭小,如山債未償。
插天天目隠云中,但見苕溪綠向東。
半折竹初經(jīng)臘雪,爭妍麥已眩春風。
翻飛水鳥偏饒白,窄小村船亦畫紅。
聞說南塘趙書宅,近來毀賣與琳宮。
古道古君子,今于何處求。
每聞梔馬箠,不慮蘗馿秋。
賈藥全多偽,醫(yī)錢卒易酬。
頭岑姑止酒,或恐自然瘳。
箐果崖芝日足餐,賣薪時亦下云端。
鄰家有酒常同醉,晚歲無衣不嘆寒。
黑白石充棋子用,青黃樹當歷頭看。
須眉不愧商山皓,可待為人作羽翰。
崖仙憶昔手予攜,音響如鐘氣吐蜺。
槐國諸公千夢蟻,甕天余子一醯雞。
滿浮芳酒春梅動,朗誦新詩夜月低。
倏三十年如一瞬,東坡門下愧雙溪。
行行萬山頂,無復大陂池。
小磵清且駛,時見白鷺鷥。
有魚必不大,何況亦無之。
聯(lián)拳一孤影,盡日沙邊窺。
七澤足鮮食,曷不往彼為。
公子以臆對,羽族幸產(chǎn)茲。
腹腸能幾何,少許可無饑。
井鮒尚不顧,王鮪安所思。
鸕鶿善攫捕,扼吭富漁師。
雖貪亦不飽,孰若廉自持。
春雨溪橋斷,才晴又淺流。
端能操古節(jié),何至墮窮愁。
馮衍嘗為郡,田豐不愿侯。
吾兒猶未解,余子復奚尤。
貧家無節(jié)物,何況此荒城。
村妓聞來賀,山翁懶出迎。
頭瘍連耳腫,夜雨雜風鳴。
政爾堪高臥,床香菊枕成。
雨應猶不止,終夕汗如湍。
胡蝶魂才返,蒲牢韻已殘。
身今棲歙谷,家尚寄嚴灘。
江漲忽如許,乘流未覺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