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寶峰仁書記
袖手脫鞋悲太白,搴旗縛敵笑光顏。
自知日面與月面,莫問南山與北山。
獨秀峰前云不隔,蓮花洲下水長閑。
還鄉一曲真奇絕,與子終朝談笑間。
袖手脫鞋悲太白,搴旗縛敵笑光顏。
自知日面與月面,莫問南山與北山。
獨秀峰前云不隔,蓮花洲下水長閑。
還鄉一曲真奇絕,與子終朝談笑間。
像李白一樣袖手脫鞋心懷悲意,又似光顏那樣搴旗縛敵帶著笑意。自己清楚日面佛與月面佛的境界,就別再問南山與北山的區別。獨秀峰前云霧也無法阻隔,蓮花洲下江水長久安閑。還鄉的曲子真是奇妙絕倫,能與你整日談笑相伴。
袖手脫鞋悲太白:李白曾讓高力士脫靴,此處借李白事表達一種超脫又悲慨的心境。
搴旗縛敵笑光顏:光顏指李光顏,唐代名將,作戰英勇,這里用他的事跡表示豪邁氣概。
日面與月面:佛教用語,代表不同的境界。
南山與北山:可能指代不同的修行方向或理念。
獨秀峰:山峰名。
蓮花洲: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與寶峰仁書記交流時,有感而發,可能當時心境較為超脫,在與友人的相處中感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一種超脫豁達的心境和與友人相處的愉悅。詩中融合了典故與自然景象,展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
梁王舊館枕潮溝,共引垂藤系小舟。
樹倚荒臺風淅淅,節士逢秋多感激,不須頻向此中游。
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
吾徒來送遠行客,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銷魂鳥不驚。
人生不及水禽樂,天涯后會眇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
愿君不忘分飛處
東觀婆娑樹,曾憐甲坼時。
繁英共攀折,芳歲幾推移。
往事皆陳跡,清香亦暗衰。
相看宜自喜,雙鬢合垂絲。
風滿潮溝木葉飛,
水邊行客駐驂騑。
三朝恩澤馮唐老,
離歌不識高堂慶,
特地令人淚滿衣。
落日照平流,晴空萬里秋。
輕明動楓葉,點的亂沙鷗。
罾網魚梁靜,笞簦稻穗收。
不教行樂倦,冉冉下城樓。
細韻風中遠,
寒青雪后濃。
繁陰堪避雨,
效用待東封。
暫來城闕不從容,卻佩銀魚隱玉峰。
雙澗水邊欹醉石,野鶴乘軒云出岫。
不知何日再相逢。
今朝湖上送春歸,
萬頃澄波照白髭。
笑折殘花勸君酒,
金丹成熟是何時。
古來賢達士,馳鶩唯群書。
非禮誓弗習,違道無與居。
儒家若迂闊,遂將世情疏。
吾友嗣世德,古風藹有余。
幸遇漢文皇,握蘭佩金魚。
俯視長沙賦,凄凄將焉如。
曾持使節駐毗陵,
長與州人有舊情。
為向驛橋風月道,
舍人髭鬢白千莖。
憲署游從阻,平臺道路賒。
喜君馳后乘,于此會仙槎。
緩酌遲飛蓋,微吟望綺霞。
相迎在春渚,暫別莫咨嗟。
謝傅功成德望全,鸞臺初下正蕭然。摶風乍息三千里,文辭職業分工拙,流輩班資讓后先。每愧陋容勞刻畫,
立馬有時同草詔,聯鑣幾處共成篇。閑歌柳葉翻新曲,云龍得路須騰躍,社櫟非材合棄捐。再謁湘江猶是幸,
聽漏分宵趨建禮,從游同召赴甘泉。云開閶闔分臺殿,師資稷契論中禮,依止山公典小銓。多謝天波垂赤管,
玉燭調時鈞軸正,臺階平處德星懸。巖廊禮絕威容肅,吳門日麗龍銜節,京口沙晴鹢畫船。蓋代名高方赫赫,
卻許丘明師紀傳,更容疏廣奉周旋。朱門自得施行馬,東山妓樂供閑步,北牖風涼足晏眠。玄武湖邊林隱見,
不遣前騶妨野逸,別尋逋客互招延。棋枰寂靜陳虛閣,青云舊侶嗟誰在,白首親情倍見憐。盡日凝思殊悵望,
幸喜書生為將相,定由陰德致神仙。羊公剩有登臨興,從容自保君臣契,何必扁舟始是賢。
今夜銀河萬里秋,人言織女嫁牽牛。
佩聲寥亮和金奏,世間盛事君知否,朝下鸞臺夕鳳樓。
碧草垂低岸,東風起細波。
橫汾從游宴,何謝到天河。
南朝藩閫地,八友舊招尋。
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
曲池魚自樂,叢桂鳥頻吟。
今日中興運,猶懷翰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