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溫姪用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作十詩見遺輒勉強次韻 其三
十年功名心,客枕寄歸夢。
眾中不卓立,老大復何用。
收身入禪寂,蔬茹飽僧供。
蛙鳴誰官私,聊欲當弦誦。
十年功名心,客枕寄歸夢。
眾中不卓立,老大復何用。
收身入禪寂,蔬茹飽僧供。
蛙鳴誰官私,聊欲當弦誦。
十年來追逐功名的心思,只能寄托在客居他鄉時歸鄉的夢境里。在眾人中不能出類拔萃,到老了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抽身進入禪定寂靜的境界,以蔬菜素食作為僧人的供品飽腹。誰還管那蛙鳴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姑且把它當作讀書誦經的聲音吧。
客枕:客居時的枕頭,代指客居生活。
卓立:突出、出眾。
禪寂:指佛教的禪定寂靜境界。
蔬茹:蔬菜。
弦誦:原指弦歌和誦讀,后泛指讀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多年追求功名卻未成功,內心失落,于是轉向禪學尋求精神寄托。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科舉競爭壓力,詩人在現實中受挫后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追求功名無果后的心境轉變,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在仕途不順時的心態。
小樹香櫞子,疏籬匾豆花。人情悲異土,物色似吾家。
參差楊柳又如齊,二月雛鶯上下棲。怪得多情青眼便,春風常笑雨常啼。
彎頭又益湖南賊,近郭時時虜掠人。足食足兵無早計,明年此際恐無人。
春鳥既集渚,春花復著林。高臺不可望,春色蕩儂心。
北來驍虜盡成禽,九廟行聞奏凱音。從此燕齊如振槁,將軍勛業似淮陰。
長安夜半通明光,群公冠佩列雁行。泰壇三成樂萬舞,布衣類得齊鳴珰。小官需次祗自賤,當日再拜謝日長。多少朱門圍艷質,何當起視東方白。
蟬啼鳥答自悠哉,忽爾長風振九垓。天挾奇峰超水去,雨驅陣馬踏山來。人間不過爭蠻觸,帝力何須助鼓雷。不見虛堂閑袖手,有人微笑正持杯?
十載投荒坐獻書,忽逢飛詔下荊巫。歸來好上升平頌,已死奸諛不足誅。雷雨沅湘振滯冤,皇恩普出九重天。乞兒猶戀權門火,應謂死灰能復燃。
使星南照破曾陰,咫尺天威儼若臨。銅柱回看雙白鬢,觚棱仰望寸丹心。我留夢到云霄迥,子去恩沾雨露深。到日鐘山煩一問,清溪何日濯煩襟。
越女紅妝蓋綠羅,薰風長憶扣舷歌。卻從五緯聯珠地,涌出雙峰湛玉波。此日憑闌增慷慨,當年挾冊幾經過。洄淵落木無窮意,敢謂喬松擇女羅。
濁濁蘇州河,蘭舟非所托。欲搴芳洲叢,江浦風波惡。偕子命輕車,駕言入阿閣。同消萬古愁,薄酒聊相酌。四座紛嬌娘,當筵歌舞作。迅體天鸞翔,清哇梁塵落。身在風流前,心境何寂寞。倚欄看人間,殘燈照街郭。
一徑上巉巔,五峰誰與肩。浮云難蔽日,古木自參天。滅法時年變,無情鬢歲遷。何當獅子吼,來對祖師禪。
滿籬秋色過重陽,曾上幽亭看晚香。不用詩人更題品,玉堂學士有文章。
明哲昔御世,虛心禮賢臣。令名昭簡策,千秋播清芬。賢王啟大藩,懿德貞且純。英姿邁前烈,高志企古人。圣學自得師,曠代莫與鄰。睿謨粲可述,善政難具陳。況復抱雄才,著作妙入神。下筆百川涌,潤澤義與仁。陋儒亦何幸,趨召奉絲綸。恩言寵賜褒,猥謂堪致君。仰惟文獻國,濟濟申白賓。圖治超太古,馀光能見分。歡歌擬雅頌,烜赫繼丘墳。
雄雉單飛兩雌死,大夫歸來哭內子。楊家孤墳草蕭蕭,李家靈衣風靡靡。去歲長安笑語喧,今年晙帳煙塵委。霞帔新裁翟冠好,芳魂不去驚猶視。嗚呼五歌兮意難陳,鼓盆欲下還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