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秦處度
淮海紫髯叟,長吟獨倚風。
稍將蕓辟蠹,應罷手書空。
拄策舊寒澗,含毫余老松。
觀云毎悵望,苦念小安豐。
淮海紫髯叟,長吟獨倚風。
稍將蕓辟蠹,應罷手書空。
拄策舊寒澗,含毫余老松。
觀云毎悵望,苦念小安豐。
淮海地區(qū)那位紫髯老者,獨自迎著風長聲吟唱。他曾用蕓草防書蟲,如今應已不再憤而手書空。他拄著拐杖徘徊在往昔的寒澗,含著毛筆面對老松。我每次看云都惆悵遠望,苦苦思念著小安豐的他。
紫髯叟:指秦處度,紫髯形容其外貌特征。
蕓辟蠹:蕓草可防書蟲,這里指秦處度曾有讀書、藏書之事。
手書空:用殷浩事,殷浩被廢后,整天用手在空中寫“咄咄怪事”四字,這里表示憤懣。
拄策:拄著拐杖。
含毫:含著毛筆,指寫作。
小安豐:秦處度的故鄉(xiāng)。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秦處度可能處于某種不如意的境遇,詩人與之分別,對其十分掛念,在特定時刻寫下此詩表達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秦處度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典故來豐富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庭下石榴花亂吐,滿地綠陰亭午。午睡覺來時自語,悠揚魂夢,黯然情緒,蝴蝶過墻去。骎骎嬌眼開仍殢,悄無人至還凝佇。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
贊重清芳卻恨遲,詩人曾費幾多詞。春風無限無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時。
巉巖路盡困泥間,一步猶如百步難。漸見云開天日近,何嫌歲晚雪霜寒。客中野飯身偏健,車上冠塵手屢彈。最是慈親念游子,久無書信報平安。
賤子每憐生世晚,惜公亦見去灰飛。一官滇海藏身去,萬里扶桑濯足歸。顧影長松擎日月,借陰小草競葳蕤。三多錫嘏應含笑,薛鳳荀龍盡彩衣。
漫天飛舞誰家心,扣地細述夫誰聞?人間有我非孤獨,臺燈夜半持出門。平生所愛豈千百,隨戀隨厭徒回循;水風波起詎存跡,回頭一白始淳真。撲光蛾陣知汝急,吻額微涼如微溫。愧我燈弱無遠力,山長水闊皆汝身。我懼春短畏春至,入春數日心如焚。得汝差能認冬色,感我清淚彌胸襟。冒黑遠欲訪小月,期結三友相晨昏。六日止酒今暫廢,豈其癮亟知為君。
不纘三王緒,時觀四子書。庭陰數轉上吾廬。自此草玄廬內坐蘧蒢。
朝看襄陽花,夕飲襄陽酒。馬上倒載歸,小兒齊拍手。
奉詔金門草圣題,平明趨過殿西墀。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朝論只應收畯杰,皇心非不監(jiān)安危。玉堂詞客承恩久,幾度曾來醉御卮。清曉華芝度景陽,凝嚴又許對西廂。通宵客夢聞鈞吹,幾日朝衣帶御香。東觀圖書經屢讀,舊溪桃李見新芳。三千文字皆奇冊,飽死侏儒詎足量。忝班清禁接嚴徐,詔侍延英訪對初。滄海煙霞連太液,丹霄日月近雕輿。明廷已奏安危策,紫府誰將姓字書。從此青云知有路,致君材業(yè)不應疏。
一船在后忽攙前,前后篙師各粲然。山入春來肥更秀,向人依舊聳寒肩。
溪南溪北樹縈回,洞口桃花幾度開。楓子鬼來天作雨,云陽仙去水鳴雷。
香滿金猊火滿籠,燈花報喜結芳叢。阿鬟向我忻相賀,明日歸期卻又空。
百尺發(fā)天機,曠若蘇門嘯。中有枕流人,日譜華胥調。
天涯一片武陵霞,滿眼春光處處花。莫道繁華渾似夢,周南正好詠宜家。
回峰危欲墮,峭徑深可入。縈紆度壁塢,杳窕去井邑。泉懸凈練明,崖擁積鐵澀。緬懷貞白君,相從負云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