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樂天詩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十字為韻 其一○
祠曹秉史筆,翰墨窺金鑾。
燈火漸可親,蠹藁字未漫。
玉殿行奏書,秋暉上旌竿。
君文永有托,九廟方如盤。
祠曹秉史筆,翰墨窺金鑾。
燈火漸可親,蠹藁字未漫。
玉殿行奏書,秋暉上旌竿。
君文永有托,九廟方如盤。
祠曹官員執掌著史筆,其筆墨文章可與翰林高手媲美。燈火漸漸讓人感到親切,那些陳舊書稿上的字跡還未模糊。在玉殿中上奏文書,秋日的光輝灑在旌竿上。你的文章永遠有依托,皇室宗廟安穩如盤。
祠曹:祠部官員。
史筆:撰寫史書的筆法,這里指官員記錄事務的筆。
翰墨:筆墨,借指文章、書畫等。
金鑾:金鑾殿,唐代宮殿名,文人學士待詔之所,后泛指翰林院,這里代指翰林院的高手。
蠹藁:被蠹蟲蛀蝕的書稿。
漫:模糊。
玉殿:宮殿的美稱。
九廟:古代帝王立七廟供奉祖先,太祖廟居中;后又增建兩座,共為九廟,泛指皇室宗廟。
此詩為奉和之作,奉和詩一般是在社交場合中,作者應和他人詩作而創作。朱新仲祠部在六月晦日省宿時作詩,作者依其用白樂天詩“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十字為韻的方式進行創作。當時的社會環境應是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朝廷官員正常履行職責,文化交流活動較為頻繁。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祠曹官員的職責和才華,突出其文章對皇室宗廟的重要意義。其特點在于語言莊重典雅,意象運用得當,營造出莊重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以及對朝廷事務的關注。
二十年馀隔凊溫,三千里外奉晨昏。關河不憚驅馳苦,天地難忘鞠育恩。卷里贈言勞柱史,山東衣綵拜轅門。嚴君若問家鄉事,松菊依然滿故園。
夜黑馳黃海,風濤益大觀。怒波騰足起,飛沫照神寒。島矗行將碎,龍眠恐未安。便將噴薄意,收攝入毫端。
幽人澹如菊,對菊愛幽人。密蕊經霜凈,繁香入酒新。栽依無樹域,開并散花晨。采采山中暮,何由寄所親。
九天日月繪旂常,冠蓋如云擁帝鄉。價重黃金求駿馬,盤行白玉賜羔羊。宮壺敕許千官祿,朝佩恩沾兩袖香。禮樂光華今復見,載歌雅頌美成康。
水復山重情未遮,初心尚可擬明霞。成言已付三生石,解語勝看二月花。此夜停云如結恨,當時夢雨記同車。玉簫長大韋皋老,怕照青燈鬢欲華。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山蜩渾未覺涼生,猶韻金風咽復鳴。總為螳螂能愛惜,卻教蟋蟀讓凄清。難諧趙瑟秦箏調,慣和樵歌牧笛聲。按盡宮商黃葉里,那能不遣客心驚。
花開花落春不管,清風明月自綢繆。天然一種孤高性,直是花中隱逸流。
山色洗眼青,遙見紫翠重。江光照肌白,靧作冰雪容。問誰三間茅,散我九節筇。江聲過席上,山影落杯中。主人樂忘歸,臥聽鼓角雄。檢點屐齒痕,斕斑尚苔封。寂寂春蘿月,蕭蕭秋桂風。何日賦歸來,庭柯撫孤松。
憑高坐石閱人寰,今古匆匆醉夢間。七國分爭才半局,一丸何用閉重關。轉輪日月圈中急,揮麈煙霞象外閑。可是岳靈容傲吏,謫居長得傍名山。
生來虞亂極,身后見時清。每嘆多才累,翻憐一死輕。慷慨論交契,沈酣托酒名。至今江草綠,猶似別時情。
自說家鄉古相州,白麻風旨出狂酋。中書盡出降元表,北渡黃河衣錦游。至尊馳表獻燕城,肉食那知以死爭。當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江南浪子是何官,只當空廬雜劇看。撥取公卿如糞土,沐猴徒自辱衣冠。公子方張奉使旗,行行且尼復何為。似聞傾盡黃金塢,辛苦平生只為誰。廷爭堂堂負直聲,飄零沙漠若為情。程嬰存趙真公志,賴有忠良壯此行。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客子漂搖萬里程,北征情味似南征。小臣事主寧無罪,只作幽州謫吏行。使旃盡道有回期,獨陷羈臣去牧羝。中爾含沙渾小事,白云飛處楚天低。
仙翁猶在時,壇上何設施。仙翁一去后,夢草空離離。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嗟嗟天壤內,共是枯魚池。
腕底數年回綰。長短,不經思。念來多費眼前燭。眉蹙,憶人時。一枕荻花滋味。無寐,數星寒。荻花如我失顏色。頭白,不知年。燭豆尚明些個。如我,未成灰。剩年無解相思扣。身瘦,幾徘徊。爛漫不爭顏色,花白。也春心。有緣人許摘花去,香嫵。綴衣襟。嫵媚更羞花朵,婀娜。正青春。笑來猶似抹脂粉,紅暈。好清芬。把酒對邀殘月,寒結,結愁沈。飲來滋味恁青澀,孤客,不能吟。研墨淡如心事。涂紙。記曾經。可憐人似可憐月。都缺。對伶仃。總想佇花深里。和你,看春歸。著花時節卻人杳,因惱。蝶雙飛。
矻矻窮年漫逐名,不知七日換新正。困人天氣濃于酒,賴有梅花喚眼醒。